五部门联合发文!助推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小微 小微
71090
2024月03月18日

(原标题:五部门联合发文!助推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五部门联合发文!助推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面向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采取“普惠服务+重点培育”相结合方式,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五部门联合发文!助推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专利转化运用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从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加速形成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新优势;助推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成功上市。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大力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

五部门联合发文!助推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力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5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46.5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源泉。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方案》以专利产业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专利链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有效流动和高效配置,助力企业加速成长壮大。

《方案》指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专利技术供需双方对接合作,引导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培育高价值专利或者专利组合,助力企业高效获取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

以专利为媒介串联产业上下游,支持具有专利技术特长的中小企业入链融链;运用专利池、专利开源等新模式,加快形成产业链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形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创立知名商标品牌,不断拓宽中小企业价值空间,满足产业链配套需求。

对于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大,市场化不确定性强,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专利等无形资产价值,拓宽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夯实知识产权投融资基础;畅通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渠道,强化知识产权增信功能,有效提高融资效率和规模;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私募股权市场定位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核心功能,促进企业与资本对接;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力度,降低知识产权风险。

打造一批服务于资本市场的知识产权专业机构

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需要得到的支持政策也不相同。《方案》聚焦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面向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入库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

在强化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支持上,《方案》指出,将指导各地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备案名单;加大专利优先审查政策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并推广符合企业共性需求的公益类专利导航项目;结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组织相关平台载体为企业精准推送相关专利技术信息,搭建转化对接平台。

助推专利技术产品化产业化方面,支持鼓励相关创新中心、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专利技术成果概念验证、中试等服务支撑;支持企业形成具有技术优势的专利密集型产品;鼓励支持各类展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广泛宣传专利密集型产品,支持企业打造新品新牌、国货潮牌。

《方案》明确,将加大投融资精准服务力度,推进银行内部评估试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单列信贷额度、优化审批流程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快评快贷;面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送入库企业名单,为企业提供低成本中长期专项资金支持;鼓励相关政府引导基金,主动对接企业,发挥领投作用,加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对入库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项目投后管理和服务指导机制;鼓励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

此外,《方案》还强调,要提高资本市场服务赋能水平。支持入库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培育,提供系列服务,适时开展创业债权试点和天使投资人备案;支持企业加快进入全国性资本市场;打造一批服务于资本市场的知识产权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合规辅导等专业服务。

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供给

面向广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方案》围绕专利产业化,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供给,让中小企业有公平均等的机会享受到公共服务的政策红利。

一是普及推广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产品。聚焦扩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知晓率,提升公共服务惠及面,引导企业用好信息公共服务产品;支持建设一批重点产业专题数据库,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利用门槛和成本。

二是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作用。组织引导各级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技术研发、转化对接、专利布局等基础服务支撑;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业务培训指导。

三是提升区域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效能。《方案》强调,加强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满足本地中小企业特色化、差异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市、县、园区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现有各类平台载体,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业务培训指导等综合服务;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

责编:朱雨蒙

校对:廖胜超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下周解禁】481亿元市值限售股下周上市 重庆银行触发“稳价”启动条件

【下周解禁】481亿元市值限售股下周上市 重庆银行触发“稳价”启动条件

小微 小微
59344
2024-02-02
(原标题:【下周解禁】481亿元市值限售股下周上市 重庆银行触发“稳价”启动条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ind数据显示,下周,A股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37.83亿股,以周五收盘计算,市值约为481.09亿元,均较本周有所减少。个股来看,解禁市值较大的公司有长江电力、中国黄金、重庆银行、宝明科技、华虹公司等。其中,重庆银行已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长江电力将有4.6亿股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2月5日上市流通,占解禁前流通股1.96%。1月20日, 长江电力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营收780.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4%;基本每股收益1.1194 元/ 股,较上年同期增加0.1497元/股,同比增长15.44%。 而宝明科技、易瑞生物、国际医学三家公司均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亏损幅度分别为1亿元至1.42亿元、1.5亿元至1.9亿元、2.8亿元至3.7亿元。与2022年相比,宝明科技、国际医学亏损金额有所缩减,而易瑞生物同比由盈转亏。三公司下周均有解禁股上市,限售股数量分别为8939.62万股、2.7亿股、3亿股,市值分别为37亿元、22.08亿元、17.84亿元。 其中,国际医学近日获得了公司高管集体增持。根据2月1日市场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及交易所披露数据整理,国际医学最新董监高及相关人员股份变动情况:2024年1月31日,公司董事,高管刘瑞轩、高管王杲、高管孙义宽、高管王亚星共增持公司股份26.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为0.0118%。 李子园则实现了回购。截至2024年1月31日,李子园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376.3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3.49%,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16.02元/股,最低价为13.62元/股,累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2.09亿元。该公司将有2.4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2月8日上市流通,占总股本60.87%。 重庆银行将有一笔约6.05亿股的A股限售股在2024年2月5日锁定期届满,并于解禁当日上市流通。这笔超过6亿股的限售股,涉及314名股东,包括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力帆科技、新方正控股等多家公司,以及重庆银行时任高管吴平、黄常胜等。 继去年7月底完成上次增持计划后,1月29日,重庆银行发布晚间公告,称2024年1月2日至1月29日,该行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最新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2.505元,已经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纵观重庆银行A股上市近三年的时间,这已是其第四次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记者 陈慧 ...
券商今日金股:11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券商今日金股:11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小微 小微
66717
2024-02-04
券商评级是指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潜力、财务指标、公司运营治理能力,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得出的评论,备受投资者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券之星数库不完全统计,2月4日券商共给予近20家A股上市公司“买入”评级。从行业分布看,券商2月4日关注的个股聚焦于汽车整车、生物制品、酿酒、家电、软件开发、食品饮料、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全球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最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国联证券、民生证券、国投证券、群益证券、国联证券、东吴证券、国投证券、华安证券、海通国际、中国银河等11份研报,位居2月4日券商力推股榜首。 2月4日又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销量点评:1月出口表现亮眼,新车型持续上量》,维持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03/369/447亿元,同比增长83%/22%/21%,对应PE分别为17/14/12x,给予公司2024年20xPE,目标价253.4元,维持“买入”评级。 作为国内玻尿酸护肤产品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福瑞达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民生证券、国联证券、中邮证券、信达证券、国信证券、国金证券等7份研报关注,位居2月4日券商力推股第二。 2月4日又有天风证券发布研报《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472%至538%,公司战略转型&化妆品业务持续打造品牌矩阵》,暂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3/24/25年归母净利润达2.9/3.9/4.9亿元(预测前值3.7/4.8/6.0亿元),对应25.5/18.8/15.0xPE,维持“买入”评级。 作为浓香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同样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德邦证券、华福证券、东吴证券、中泰证券、华鑫证券、国信证券等7份券商研报关注。 2月4日又有天风证券发布研报《小幅提价稳固经销商信心,稳中求进助推业绩增长》,认为五粮液本次提价或为24年业绩增长奠定较强稳定性,预计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828/928/1035亿元,同比增长12%/12%/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343/388亿元,同比增长13%/13%/13%,对应PE分别为16X/14X/12X。 除了上述个股外,还有萤石网络、百润股份、万兴科技、欢乐家、广汇物流、中望软件、长虹美菱等多股备受券商关注,近一月获多家券商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券商给予“评级”并不绝对预示着股价的上涨,“增持”或“买入”与否,其实都是机构对于股票的“一家之谈”。因此,券商金股在大多数程度上仅是用作投资参考意义的,投资者切不可盲目买入。...
数据揭秘A股风格轮动:价值成长切换窗口或已临近

数据揭秘A股风格轮动:价值成长切换窗口或已临近

小微 小微
69413
2024-02-28
今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依旧偏向价值,国证价值指数累计涨幅超8%;成长风格则受到较大抑制,国证成长指数大跌近6%(数据均截至2月23日,下同)。价值成长走势两极分化已有较长时间,未来会否延续?证券时报·数据宝通过梳理发现,A股市场往往2年至3年会出现一轮风格切换。以此推断,成长风格是否已临近“风口”,价值风格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正在收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价值成长走势两极分化 今年价值板块霸屏涨幅榜,煤炭、银行两大行业均涨超12%,家用电器、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等板块均逆市上涨。年内上涨的七大板块,均是价值板块的典型代表。 价值股牛股成群,20多只个股年内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包括农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银行、中国海油、长江电力、陕西煤业等多只龙头。 在价值股猛涨的背景下,成长股却持续低迷。从今年行业表现来看,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等10个行业指数年内跌幅超10%,其中多数板块为成长股集中营。部分成长股的典型代表跌势较大,药明康德、金山办公、立讯精密等千亿龙头年内跌幅均超20%。 往前看,价值成长两极分化时日已久。以国证价值指数和国证成长指数分别代表价值股和成长股,包括今年在内,国证价值指数已经连续3年跑赢国证成长指数。其中,今年以来国证价值指数跑赢国证成长指数接近15个百分点,2022年及2023年分别跑赢13.49个、16.45个百分点。 数据揭秘A股 风格轮动特征 一般而言,价值股是指进入成熟期,拥有一定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较为稳定,估值相对较低、股息相对较高的公司。成长股则是指规模相对较小,盈利能力及增速较不稳定,业绩处于高增长阶段或具有爆发潜力,估值相对较高、分红相对较少的公司。 就A股来说,区分价值股和成长股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用沪深300指数代表价值股,用创业板指代表成长股。不过,沪深300指数成份中包括了不少成长股,包括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权重股;而创业板指对成长股的代表性有缺陷,只选取了创业板股票。 相比较而言,国证价值指数和国证成长指数表征性更好。其中,国证价值指数从国证1000指数样本股中,选取每股收益与价格比率、每股经营现金流与价格比率、股息收益率、每股净资产与价格比率综合排名前332只样本股编制而成;国证成长指数从国证1000指数样本股中,选取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综合排名前332只样本股编制而成。 从成份股来看,国证价值指数包括了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美的集团、长江电力、中国神华等龙头,均是各行业的价值股代表;国证成长指数则有宁德时代、东方财富、迈瑞医疗、立讯精密等,也大致代表了典型成长行业的龙头。 数据宝梳理2003年以来国证价值指数和国证成长指数的表现发现,在典型意义的牛市和熊市中,价值股和成长股通常是一荣俱荣,同涨共跌。比如在2007年大牛市中,国证价值指数在2006年及2007年分别大涨98%和203%,同期国证成长指数上涨121%和174%;2009年的小牛市两大指数分别上涨99%和112%;2014年、2015年大牛市两大指数涨幅较为接近,2年累计涨幅分别为78%和68%。这段时间的创业板指表现更好,累计涨幅超108%。 在大熊市期间,价值成长也是泥沙俱下。2008年熊市两大指数均跌超62%,2011年均跌超18%,2018年均跌超21%。相对而言,熊市中价值股表现更为抗跌,2011年国证价值指数跑赢国证成长指数超10个百分点,2018年跑赢超12个百分点。在震荡市和平衡市中,两大风格的表现差异较为明显,2013年成长风格跑赢,2018年价值风格跑赢。 整体来看,2003年以来价值表现更好的年份有14个年度,占比达到64%。包括本轮周期在内,有3次连续3年国证价值指数跑赢国证成长指数,另外两次是2003年到2005年以及2016年到2018年;另外还有两次连续2年国证价值指数跑赢国证成长指数,分别是2007年到2008年以及2011年到2012年。 综上所述,价值风格长期跑赢成长风格的概率更高,这其中的核心原因或许在于价值股盈利能力的稳定性以及较低的估值。相比较而言,成长股的盈利能力波动性较大:2014年至2018年国证成长指数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多年下降。较高的估值也抑制了成长股的表现,典型的创业板指、科创板指数最新市盈率依然在25倍以上,而国证价值指数市盈率在9倍以下。 以史为鉴,A股价值和成长风格通常2年到3年会出现一轮风格切换。2003年以来价值股和成长股至少发生5次显著轮动。通常来看,大级别的风格切换,往往在两种风格ROE(净资产收益率)拐点附近出现,市场更加关注价值和成长风格盈利的相对变化。在盈利上行期,市场更加关注弹性和高回报,通常表现为成长风格取得超额收益;比如2014年国证成长指数的盈利能力得到修复,市场表现更偏向科技股。而在盈利下行期,...
华菱电子IPO“终止” 公司存在市场需求量下降的风险

华菱电子IPO“终止” 公司存在市场需求量下降的风险

小微 小微
57912
2024-02-29
(原标题:华菱电子IPO“终止” 公司存在市场需求量下降的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2月29日,山东华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菱电子”)深交所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显示,华菱电子是一家专业从事热敏打印头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向客户提供各类打印密度、不同打印速度和不同打印幅宽等多种系列、多种用途的热敏打印头,具体规格多达千余种,是世界先进的热敏打印头研发生产制造商。公司率先实现热打印核心部件―热敏打印头的国产化,打破了热敏打印头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 公司现有主要产品为热敏打印头。热敏打印头是利用焦耳热效应进行信息打印的电子器件,是热打印机的核心部件,其规格和性能直接决定图像、文字等信息输出质量,是集功能性核心材料、微电子先进制造、ASIC 设计等多技术于一体的精密电子器件,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金融、商业零售、物流、工业制造、家用、医疗、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打印输出金融凭条、餐饮及收银小票、物流面单、条码标签、彩色照片及学习办公资料、心电图及医疗胶片、交通票据等,在各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信息输出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热打印技术在电子政务、航空航天、船舶的票证、标签及日志等打印场景均有应用。 热敏打印头按照技术路线不同,分为厚膜产品和薄膜产品;按照打印幅宽不同,分为 2 英寸及以下、3 英寸、4 英寸及以上。厚膜产品利用贵金属材料,采用印刷、烧结技术,产品可靠性高,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打印;薄膜产品主要采用真空气相沉积等技术,产品的发热体极薄且均一、加热点规则、发热效率高,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速以及高灰阶打印,适合超精细打印。 财务方面,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71亿元、5.90亿元、5.98亿元;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9813.37万元、1.26亿元、1.22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华菱电子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市场需求量下降的风险。基于独特的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随着热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热打印应用范围已逐步扩大到工业、商业及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如金融、商业零售、物流、工业制造、家用、医疗、交通运输等行业打印输出领域,带动了热敏打印头的需求量增长。未来电子数据应用的普及,可能导致下游部分细分行业打印需求下降,从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股提前锁定退市 小心踩雷!ST星源、ST贵人两只股票跌停

2股提前锁定退市 小心踩雷!ST星源、ST贵人两只股票跌停

小微 小微
70711
2024-03-05
3月4日,ST星源、ST贵人两只股票跌停。ST星源收盘报0.87元/股,已连续1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ST贵人收盘报0.78元/股,连续17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按照交易所相关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据计算,即便在接下来的交易日内涨停,ST星源和ST贵人股价也不能在20日“大限”前重返1元,由此提前锁定“1元退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交易类退市情形增加,与上市公司业绩、市场行情等有关。随着2023年财报披露即将进入高峰期,绩差公司的业绩风险将暴露,这也导致相关公司股价跌破1元触发“1元退市”的概率增大。分析人士指出,交易类退市情形的增加,体现了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未来处于衰退期行业以及欠缺战略性眼光和可持续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会面临较大的退市风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怎么干?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怎么干?

小微 小微
59334
2024-03-06
来源:第一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供给能力和潜在增长率的关键助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如何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强化等也是热议的话题。 新质生产力要靠原始创新 当前,我国很多产业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卡脖子”技术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前端的科技创新力量。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6.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5.25万个项目。 虽然研发经费和基础研究经费占比逐年增加,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多措并举,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让科技创新贯穿每一个发展环节。 黄勇平今年就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建议,他在调研中发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很多企业无法直接拿来用,也不愿投钱进行转化。黄勇平认为,针对这个问题,政府的投入还是太少,建议出台全国层面的转移转化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入,同时培育更多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人才,更好推进实验室成果的社会化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邓中翰表示,新质生产力要在原创性、颠覆性的底层技术创新上寻找答案。例如,人工智能芯片的架构和技术创新能够大幅提升计算效率,支撑人工智能为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创新,助力培育新的模式、业态和动能,这些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现。希望有关部门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发展标准化生态,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创新领域的人才、企业加以精准扶持,为硬科技公司的技术攻关提供更多支持。 在3月4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娄勤俭介绍,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交叉融合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主张,开放合作才是探索科技前沿、推动科技发展的正确选择,科技竞技场应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损害全球产业发展,拉大全球发展鸿沟。 “只要我们坚持自立自强,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任何一项已知的技术,要卡是卡不住的,最多就是时间问题。”娄勤俭说,关键是我们要加强科技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我们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而是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娄勤俭介绍,下一步将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立法,特别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有关伦理、道德、安全等重要问题,不断完善科技法律体系。 加强企业主导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出明确部署,企业从“技术创新主体”转变为“科技创新主体”,这一转变也对企业参与科技活动有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逐年增长,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待加强。 根据此前发布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从领域上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费主要用于内部支出,外部支出经费少。行业间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差距悬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支出规模最大。 在基础研究方面,企业执行基础研究经费不足是中国基础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2020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中企业执行占比仅为6.52%,同期美国基础研究企业执行比例达32.14%,日本这一数据是47.07%。 “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要性。”《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撰写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孙玉涛告诉第一财经,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经的发展过程,“企业在还未到领先水平的时候,他们可以去学已有的领先技术,但是一旦进入了‘无人区’,就必须自己去做一些前沿的东西,因为没有前人可以学习。”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就计划提交一份《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案》。 该提案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