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52498
2025-04-24
从“猪上房,羊跳墙,小孩坐在房檐上”到“吹向北京的风,带着草木香”,河北丰宁用20多年时间治理生态,实现了“改天换地”的生态转变。今年“世界地球日”前的一周,全国网友们用7天时间在蚂蚁森林里 “手机种树”就让真实的樟子松“爆改”了一座荒山,再次续写丰宁的绿色奇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清晨的微风中,1万多棵樟子松在一座荒山的百亩沙地落地生根。这座位于河北丰宁小坝子乡荒山上因一场全国网友参与的“手机种树”行动重焕生机。蚂蚁森林也在这里种下了该项目启动9年来的第6亿棵树,成为公益力量助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生动缩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手机到荒山:指尖的绿色接力 4月16日至22日的七天时间内,蚂蚁森林向全国网友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手机种树“爆改”小坝子乡的一处荒山。 “一周前这里还是裸露的沙坡,现在已铺满树苗。”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小颖指着刚刚栽下的樟子松树苗感慨道,“这不仅是种树,更是一场广大网友参与绿色低碳生活的行动艺术。”。这片曾因"猪上房、羊跳墙"闻名的沙源地,在网友"云端浇灌"下焕发新生。 挖坑、栽种、填土、浇水,即使被风吹乱了头发,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小的汗珠,但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脸上都洋溢着欣喜。“每天跑步攒能量,终于能看到这些树苗在现实里落地生根了!”在现场参与植树的蚂蚁森林用户徐梓云激动地说,“瞧着这片沙坡上一棵又一棵的树苗,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什么叫‘绿进沙退’!” 据王小颖介绍,今年3月以来,蚂蚁森林在内蒙古、甘肃、新疆、河北等7个省区市的大规模春种正全面展开。其中,全国网友为河北“浇水”,七天内就为河北申请超过5万棵樟子松和200多万棵连翘。 “用户手机种一棵,蚂蚁线下种一棵”这一承诺自2016年蚂蚁森林项目上线以来,已累计带动7亿人开启“云端种树”生活。9年来,蚂蚁集团通过“蚂蚁森林”项目已累计协议捐资40多亿元,由公益组织和专业机构实施植树造林,支持内蒙古、甘肃、河北、陕西、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市的荒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已种下的6亿棵树。值得关注的是,超9成树木被种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核心区,包括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核心区域,成为“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社会公益补充力量。从阿拉善的梭梭林在戈壁滩整齐列阵,到科尔沁的沙棘果挂满枝头,7亿人用指尖行动构筑起跨越数字与现实的中国绿洲。 绿色蜕变:从风沙源到生态屏障 “北京十粒沙,丰宁占七八。”“黄沙埋了墙,流沙压塌房,种地不打粮”,原小坝子乡富二营村书记高国江用老一辈的当地谚语生动描述了小坝子乡过去风大沙多的境况。 “小坝乡原来共有6个自然村,有5个半自然村都被沙子所包围,放眼望去,满山遍野全是荒坡沙丘。村民外出务农,赶上沙尘大,晚上到家洗脸,脸盆底部都会沉下薄薄一层沙砾。娃娃们上学就更苦了,顶风冒沙,天气严重了还得面临停课。”高国江回忆道。 丰宁位于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北接浑善达克沙地,南临北京,燕山山脉在丰宁形成通道,是春季北方风沙南下的必经之地。二十年前的丰宁,每到冬春季节,风沙就会沿沟道南下,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也威胁京津等地的生态环境。如今,这片曾因“黄沙埋墙、流沙压房”闻名的沙源地,历经20余年攻坚,当地森林覆盖率从26.6%跃升至58.53%,本地沙源引发的沙尘暴近乎绝迹。“现在不一样了,如今吹向北京的风,带着草木香。”高国江抚摸着新栽的树苗感慨。 河北是京津生态环境支撑区,也是“三北”工程重点攻坚区,肩负着筑牢首都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小坝子乡的蜕变,映射着防沙治沙的壮阔历程。王小颖表示:“丰宁有着20多年持续治沙的历史,不仅使当地的自然生态面貌焕然一新,也在助益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转变。每一株扎根荒漠的树苗,每一寸焕发生机的土地,都凝结着无数治沙人的心血与汗水。我们希望通过蚂蚁森林和广大网友的共同参与,将这份久久为功的坚韧继续传承,让更多人看见生态治理的力量。” 据统计,从2020年蚂蚁森林首次落地河北以来,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200万人把手机上的树种在了河北;相应地,蚂蚁集团5年来已累计为河北协议捐资超3.5亿元,种植樟子松、油松、侧柏等树种超2300万棵,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蚂蚁森林项目已为丰宁生态建设累计协议捐资超4500万元,种植樟子松160多万棵,种植面积超1.5万亩。 绿富同兴:沙地长出“金山银山” 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绿色发展红利持续释放。 高国江指着已经载满樟子松树苗的山坡感慨道:“以前光秃秃的山头,啥也长不出来,现在山上种满了树,植被开始恢复了,就是实打实的‘绿色银行’,不仅种树护林需要人力物力,会给我们当地村民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