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源聚芯IPO“中止” 公司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小微 小微
72870
2024月03月25日

(原标题:盾源聚芯IPO“中止” 公司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盾源聚芯IPO“中止” 公司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25日,因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盾源聚芯)及保荐人更新财务资料,主动申请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程序,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五十九条的相关规定,深交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盾源聚芯IPO“中止” 公司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显示,盾源聚芯主要从事硅部件和石英坩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用的硅环、硅喷淋头、硅舟、硅喷射管等硅部件产品、单晶/多晶硅部件材料产品以及生产半导体单晶硅和太阳能单晶硅用的石英坩埚产品。

公司硅部件产品主要面向芯片设备制造厂商和芯片制造企业,具体产品包括:硅环、硅喷淋头、硅外环、硅舟、硅舟基座、硅内管、硅喷射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刻蚀设备、热处理设备(热氧化、退火、扩散)和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等芯片加工设备;硅部件材料产品主要面向硅部件企业,公司硅部件材料在满足自身使用的同时也会对外出售;石英坩埚主要应用场景为单晶硅(提拉法)的生产过程,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半导体石英坩埚和太阳能石英坩埚,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和太阳能单晶硅棒的生产工艺中。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硅部件材料、多晶硅料以及石英砂等。报告期内,公司重要供应商包括中美硅晶、高创特、鑫华半导体、天阔石、日本磁控、北京雅博、石英股份等,主要供应商未发生重大变化。

财务方面,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63亿元、6.02亿元、10.92亿元、5.82亿元;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5003.24万元、9994.98万元、2.84亿元、1.39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盾源聚芯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来源于前五大终端客户的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9.78%、68.33%、66.32%和 44.20%,客户集中度较高。虽然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较为稳定,业务可持续性较强,但由于其一般不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可能随时减少、延迟,甚至取消采购计划,如果未来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或受地缘摩擦、贸易政策等其他因素影响,公司对现有主要客户收入可能无法增长或保持,公司经营业绩可能会因此出现波动,进而对公司业绩稳定性和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市场反弹机构密集调研 医美赛道明星股获最多关注

市场反弹机构密集调研 医美赛道明星股获最多关注

小微 小微
65774
2024-01-27
(原标题:市场反弹机构密集调研 医美赛道明星股获最多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经历开年连续三周的低迷后,本周(1月22日至26日)A股市场强势反弹,沪指累涨2.75%,重拾2900点。 盘面上,从主题看,“中字头”股票无疑是周内市场明星,其中,万亿市值巨头中国石油A股时隔八年半再迎涨停,进一步点燃市场情绪。由于“中字头”个股行业分布广泛,且涉及到大量的权重蓝筹,该主题的爆发对于指数以及市场情绪的拉动作用明显。 此外,A股行业(申万一级)指数涨多跌少,房地产、建筑装饰、石油石化板块领涨,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和电子行业走势相对较弱。 在市场情绪回暖的反弹窗口期,机构盯上了哪些板块和个股? 截至1月26日18时,周内已有183家A股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获调研股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本周热点所在,周内获调研公司中,涨幅前2名公司即“中字头”股票中钢国际、中国重汽,2家公司周涨幅分别约为19%、13%。 行业分布上,Choice数据显示,机械设备超越电子行业,成为本周调研热度最高行业,有29家板块内公司收获调研,其后是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 个股方面,江苏吴中、协创数据、卫星化学调研热度居前,均获超百家机构扎堆“叩门”。 其中,江苏吴中最受机构青睐。1月22日盘后,该公司披露其医美业务迎来重要进展——孙公司达透医疗代理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AestheFill”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资料显示,AestheFill是在国内上市的进口童颜针产品,该产品为韩国医美企业REGEN Biotech, Inc.研发的一款“医美再生注射剂”,于2014年首次在韩国获批上市,截至目前已在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 1月22日当天,190家机构火速调研江苏吴中,高毅资产、红杉资本、工银瑞信、嘉实基金等众多知名机构在列。 调研活动中,江苏吴中主要对AestheFill的产品特性及后续上市的销售策划等进行解读。 针对AestheFill上市初期在适应症和产品具体应用方面,江苏吴中表示,应用端公司会严格按照注册证的要求,从鼻唇沟适应症进行推广,前期将在国内举行比较多的医生培训会议。尽管AestheFill的注射难度相比传统填充剂更高,但目前国内的医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所以AestheFill在国内的推广难度会比之前在海外很多国家上市时的推广难度相对较小。 据江苏吴中公告,AestheFill产品注册证的取得,对公司医美生科业务发展具有积极正面影响,但对近期的经营和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已准备好AestheFill的上市相关推广工作,将尽快安排其韩国原厂按照中国监管要求开展AestheFill产品的生产并出口中国的工作,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正式上市销售。 医美行业一直是A股市场中的热门赛道,“童颜针”获批消息释出后,1月23日至25日,江苏吴中股价连续3日涨停。1月25日晚间,该公司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江苏吴中提示,达透医疗为AestheFill代理人,公司仅拥有AestheFill在中国境内的一定期限内销售代理权,不拥有该产品的所有权和生产权。产品上市后实际销售情况取决于未来的市场推广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次日,江苏吴中股价遭遇跌停,盘后龙虎榜显示,2家机构席位合计净卖出超6000万元,最终该股全周收涨12.43%至9.77元/股,当前市值约70亿元。...
以史为鉴:春节之后“开门红”概率几何?

以史为鉴:春节之后“开门红”概率几何?

小微 小微
59672
2024-02-15
每逢假期,A股市场都会热议“假期效应”,即重要节假日前后,市场存在一定规律性行情,一般情况下节后交易活跃度会有所恢复,行情在节后会出现好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最重要的春节假期,“春节效应”也备受关注。所谓春节效应,指的是针对春节的一种月份效应,A股市场在春节前后上涨的概率会高一些。在行为金融学中认为,“春节效应”来自于临近节日的愉悦快感和高涨情绪。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历年春节前后市场上涨概率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今年春节前走势来看,节前一周(2月5日-8日)共计四个交易日,沪指涨4.97%,深成指涨9.49%,创业板指涨11.38%。 事实上,从春节前A股表现来看,近十年来,主要指数在春节前多数上涨。以节前5个交易日涨跌情况看,其中,沪指上涨概率为70%,平均涨幅0.42%;深成指上涨概率为70%,平均涨幅1.48%;创业板指上涨概率为80%,平均涨幅2.39%;沪深300指数上涨概率为70%,平均涨幅0.81%;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概率80%,平均涨幅1.63%。 相比春节前股市的表现,节后更符合“红包行情”。 从春节后A股表现来看,近十年,除去个别年份的极端行情,市场于春节后的上涨概率往往较大,存在一定的“春节效应”。而在市场风格方面,从历史数据看,以中证1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上涨概率、涨幅往往高于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市值权重股,小票显著占优。 此外,拉长时间看,中信证券表示,历史数据显示,春节后A股上涨概率较大。2000年以来,春节后2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的年份占七成以上,平均涨幅约2.5%。 02春节后A股表现有何特征? 事实上,从日历效应来看,春节之后真正意义上的“上涨”,大多发生在每年的春节到两会之间,这一阶段的指数上涨概率最高——过去14年内,沪指、创业板指、沪深300指数上涨概率超过60%,中证500、中证1000、万得全A的上涨概率则超过90%。可以看出,同样也是中小盘占优。 为何春节至两会期间市场上涨概率更高?从风险偏好角度看,一方面,春节来临叠加年初开始布局,投资者心态更为积极;另一方面,春节之后两会召开在即,政策密集出台的预期及落地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 此外,结合过去市场表现,中金公司统计出了A股春节后具备的三个效应: 1)反转效应:国内股票与债券市场周期性明显。以股票为例,若前一年市场收跌,来年初市场往往对政策与市场期望更高,春节后涨幅更为明显。2023年沪指累计下跌3.7%,深证成指累跌13.5%,创业板指累跌19.4%,均为连续第二年下跌,反转效应提示股票仍有上涨空间。 2)估值效应:较低估值水平支撑节后股市春季行情继续兑现。目前,A股估值整体仍在低位,全部A股PE(TTM)约为16倍,处于2005年以来从低到高20%左右分位。估值具备向上修复的空间。 3)增长效应:春节后经济增长斜率越高,对应股市上涨空间越大,其中中小盘股票对经济修复预期变动弹性更大。...
最新70城房价指数出炉,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

最新70城房价指数出炉,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

小微 小微
54865
2024-02-23
(原标题:最新70城房价指数出炉,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方面,上海环比涨0.4%领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统计师王中华解读称,2024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同比整体延续降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最新的房价指数出现积极信号,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多起来了,充分说明去年房价调整到位,今年房价将从“疲软”进入到“坚挺向好”的态势。 环比降幅收窄、同比延续降势 数据显示,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1%、0.8%和0.7%,上海上涨0.4%。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7%、0.8%、1.2%和1.6%。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6%和0.7%,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2和0.1个百分点。 同时,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整体还延续降势。 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1.3%和4.2%,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6%和4.1%。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4%。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1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7%、4.5%、6.1%和5.2%。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和4.5%,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4和0.3个百分点。 新房环比跌幅略收窄,一线城市收窄相对明显,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主要原因是,12月以来,一线城市纷纷收缩了限购范围,降低了首套或二套的首付比例或利率。同比方面,12月新房同比下跌1.24%,连续22个月同比下跌,跌幅比12月扩大近0.4个百分点,跌幅连续4个月扩大。环比下跌导致环比连乘结果的同比下跌。 但二手房跌幅持平且继续领跌,李宇嘉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新房豪宅化、大户型化,导入富裕人群,而二手房市场主力是刚需和刚改,小户型、总价可控的房源成交较多,这部分人群购买力仍未修复,加上前期政策纾困导致挂牌量激增,以及一线城市前期投资需求旺盛,加杠杆购房旺盛,地产、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受挫,导致一线城市二手房价领跌。 上涨的城市增多释放积极信号 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6个和68个,比上月分别减少6个和2个。在2023年四季度持续3个月大幅度下调后,市场逐渐出现了企稳迹象。 严跃进认为,1月份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开始增加,这是非常好的信号,这也是最近11个月来,首次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具有信号意义。1月份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加,既说明购房需求开始逐渐释放,也说明房价调整积极到位,对于购房者的市场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整体来看,严跃进认为,1月份房价指数最大的特征是“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又增加了”。这个信号意义非常重要。各地市场的一个堵点就在于,认为房价还在下跌,所以再等等。而当前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多,对于各地是有启发的,意味着房价不会下跌了。 严跃进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二手房有堵点,但是从此次市场的表现数据看,这个堵点也开始会慢慢疏通。去年房源挂牌增加、限售后房源挂牌增加、换房需求增加等,一下子使得二手房的挂牌量激增,导致房地产消化系出现出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政策转好、效应释放,二手房堵点正慢慢打通。 严跃进认为,今年二手房也和一手房一样,价格会开始趋稳,这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真正促进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另外需要提示,此外,房企债务压力下,新盘供应偏少,对二手房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李宇嘉也认为,尽管新房和二手房价跌幅收窄,但收窄的幅度很小,趋势性下跌仍是主流,预计2024年一季度房价继续在低位徘徊,继续阴跌。 他表示,去年底以来的政策纾困,特别是近期LPR大幅下降25个基点,预计3―4月份迎来小阳春,但交易反弹明显弱于23年一季度,短期内交易量对房价的支撑力度不足,房价指数跌幅明显收窄的趋势...
今天,港交所来了一位女CEO

今天,港交所来了一位女CEO

小微 小微
82018
2024-03-01
(原标题:今天,港交所来了一位女CEO)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3月1日),陈翊庭正式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任期三年至2027年2月28日。至此,港交所正式迎来历史以来首位女CEO。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年54岁,陈翊庭出生于中国香港,拥有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及美国哈佛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律师出身,陈翊庭的职业生涯与港交所渊源颇深,她曾先后两次进入港交所工作2007年出任港交所上市科首次公开招股交易部主管,2020年1月担任港交所上市主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在,她提前三个月上任,成为港交所史上第一位女掌门。 伴随陈翊庭上任,港交所高级管理层也迎来新一轮换届。新人新气象,2024年港交所翻开崭新一页。 刚刚,港交所首位女CEO上任 这一幕提前了三个月。 2月9日,港交所公告称,鉴于欧冠升决定加快管理层的接班进程,香港交易所董事会确认任命陈翊庭为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自2024年3月1日起生效,任期三年至2027年2月28日。这与原定的5月24日之接棒日期,提前了近3个月。 也许外界对陈翊庭还不太熟悉,但其实她的职业生涯几乎围绕着交易所,与港交所也有着紧密联系。 现年54岁,陈翊庭出生在香港,在香港大学修得法学学士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90年代初学成归来,律师出身的她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启了职业生涯。直到2007年,陈翊庭第一次任职于港交所。 根据公告,陈翊庭曾于2007年出任港交所上市科首次公开招股交易部主管。公开信息显示,在任职期间,她曾领导约60人的团队负责审查首次公开招股(IPO)申请和相关政策。在此工作三年后,陈翊庭于2010年离任转而供职于达维律师事务所,担任该律所的合伙人,负责过香港和亚洲的各行各业的客户。 后来,陈翊庭还曾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税务委员会委员及香港金融发展局董事会成员,被认为是时任港交所主席史美伦当年在香港金融发展局担任主席期间的智囊之一。 再次回到老东家港交所是2020年。这年1月,陈翊庭重新回到港交所,担任上市主管,负责处理上市职能,包括上市科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市场咨询,以及与监管机构和主要持份者合作等。此间,她也曾担任香港公司法改革常务委员会当然委员。 其实,早在2020年港交所前任行政总裁李小加宣布即将离任之时,陈翊庭就曾被认为是港交所CEO的热门接班人。虽然后来并未入选,但在港交所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并于2023年2月升任港交所联席营运总监,负责香港交易所业务的所有营运事宜。在这三年时间里,陈翊庭和港交所一起经历了多项重要改革: 新增设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在2022年1月1日生效; 为科技公司上市专门放宽政策,即新特专科公司上市机制(18C),于2023年3月31日起生效,这一措施使得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公司也可来香港上市; IPO结算周期缩短了三个交易日,即新股完成定价后由原来的“5个交易日才能上市”缩短至2天; 调高新股盈利测试要求、放宽第二上市制度等等。 现在,这位杰出女性正式接掌港交所。不同于上一任CEO欧冠升通过全球招聘,这一次陈翊庭的升任是通过港交所内部选拔。任期3年,陈翊庭成为港交所自2000年合并及上市以来第五任掌门,也是港交所历史以来首位女性行政总裁。 与此同时,届时她也成为港交所董事会的一员。这也意味着港交所董事会迎来了继史美伦、张明明、周胡慕芳、梁�I宇之后的第5位女性董事。 有趣的是,工作之余,陈翊庭个人兴趣是陶器和烹饪,她还热衷于赛马。香港赛马会资料显示,陈翊庭是马会马主,名下有一匹名为“超额认购(OVERSUBSCRIBED)”的赛马。“超额认购”现年8岁,自2021年12月开始比赛以来,曾夺下5次冠军、4次亚军、7次季军,累计总奖金达501万港元。 在新掌门人陈翊庭的带领下,港股市场会再现“超额认购”吗? 新高管团队同时亮相 女主席将退任 同样在今天,港交所新高管团队也正式亮相 任命姚嘉仁为港交所副行政总裁,同时姚嘉仁也将继续担任港交所联席营运总监。除此任命外,他还将继续担任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行政总裁。姚嘉仁现年54岁,在国际资本市场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他于2019年4月加入香港交易所。 任命刘碧茵为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同时刘碧茵也将继续担任香港交易所财务总监。现年51岁,刘碧茵在金融服务业拥有超过25年经验。她于2015年10月加入港交所,现任香港交易所集团财务总监。 备受关注的是,港交所主席史美伦将于今年4月集团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现年73岁,史美伦出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是港交所一位关键女性。 根据香港交易所官网披露...
科创板医疗器械业绩前瞻:28 家公司业绩增长超 20% 出海成新风口

科创板医疗器械业绩前瞻:28 家公司业绩增长超 20% 出海成新风口

小微 小微
65696
2024-03-06
(原标题:科创板医疗器械业绩前瞻:28 家公司业绩增长超 20% 出海成新风口)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科创板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企业2023年业绩快报全部披露完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8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0.62亿元,平均同比增长23.86%;实现归母净利润67.51亿元,平均同比增长28.92%。 业绩高速增长背后,市场对于医疗器械关注度也逐步回升,Wind医疗器械精选指数在2024年2月内上涨约15%。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上交所密集组织上市公司走访调研,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 多家科创板医疗器械公司在调研中表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国内及国外市场都展现出较强竞争力,企业将继续加强科创属性,做好主责主业,把“提质增效重回报”落到实处。 高值耗材业绩显著企稳 细分行业来看,2023年,14家科创板高值耗材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79%的耗材公司营业收入呈正向增长,近七成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在市场人士看来,虽然受到短期政策和带量采购影响,但随着今年诊疗活动恢复正常,非紧急类手术重回正轨,高值耗材业务板块整体恢复增速。特别是伴随国家集采的有序推进及省际联盟集采的陆续展开,集采流程和管理水平逐步优化,带量采购对高值耗材的影响更加可预期,对高值耗材生产企业在收入利润端的影响企稳。 如人工晶体企业爱博医疗2023营收9.51亿元,同比增长64.18%;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30.83%,两端均实现30%以上的增速。 科创板医疗设备领域,10家企业收入快速增长,平均增速超过40%,半数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45%。 在市场人士看来,2023年行业政策影响积极,医疗设备板块先后迎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放开、高质量发展行动规划发布、两批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下达等多重政策利好,虽然短期内受到医疗反腐的外围影响,但中长期来看优质国产品牌有望在政策扶持下持续快速成长,且医疗设备企业出海初见端倪,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其中,联影医疗2023年实现营收114.11亿元,同比增长23.52%;归母净利润19.74亿元,同比增长19.21%,业绩规模居行业首位。 目前,联影医疗各产品线排名均处于行业前列,其中CT产品、MR产品、RT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MI产品与XR产品(含固定DR、移动DR、乳腺DR)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此外,其他科创板医疗设备细分领域也有突出表现。 如山外山2023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加80.6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27.64%,公司CRRT设备2023年销量超过进口设备,销售占比稳居行业第一;澳华内镜2023 年营业收入增长52.29%,归母净利润增长166.93%;翔宇医疗2023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52.46%;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82.96%。 医疗出海成为新风口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两条腿”走路的布局效果显著,相关上市公司纷纷布局海外市场,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2023年,联影医疗在欧美各大放射学大会上先后发布了全球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uMR Jupiter、类脑技术平台uAIFI等多款前沿尖端产品。同时,积极推动海外布局,目前已有43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累计设立海外服务中心17个,构建了超千人的服务团队。在国际市场上与GPS、佳能、富士等品牌开展正面竞争,成为中国医疗设备出海的一面旗帜。 无独有偶,和illumina诉讼和解后,华大智造也在2023年快速启程“全球化元年”。2023年2月,华大智造重磅推出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T20,创造了全球基因测序仪通量和单人测序成本的新纪录。2023年11月,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投资再建海外制造基地,并与全球多家渠道商建立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高值耗材方面,赛诺医疗的新一代冠脉药物洗脱支架HT Supreme正在申请美国FDA批准,并已经开始在拉美、中东、非洲、亚洲等市场推动加速商业化进程。南微医学的内镜诊疗耗材已经在海外市场拓展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市场和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市场发展较快,海外营收已超过总体营收的四成。...
纬诚科技闯关北交所,业绩存在波动,实控人为加拿大籍夫妻

纬诚科技闯关北交所,业绩存在波动,实控人为加拿大籍夫妻

小微 小微
57239
2024-03-07
(原标题:纬诚科技闯关北交所,业绩存在波动,实控人为加拿大籍夫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北交所官网信息,近日,宁波纬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纬诚科技”)发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对业务与技术、公司治理与独立性等问题进行了回复,保荐人为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格隆汇了解到,纬诚科技的主要业务系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线缆安全承载系统及智能围栏防护系统。报告期内,线缆安全承载系统的营收占比呈下滑趋势,但仍在60%以上,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分类的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闻丽君直接持有公司43.13%股份,并通过鑫之联、鑫众联、宁波万高间接持有公司9.62%股份;合计持有公司52.75%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闻丽君的丈夫俞波直接持有公司9.48%股份,闻丽君、俞波的一致行动人吴伟国、陈英、肖玲春合计直接持有公司4.38%股份,闻丽君、俞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83.57%股权。闻丽君、俞波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招股书显示,闻丽君是个70后,加拿大国籍,具有中国永久居留权。闻丽君拥有复旦大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海军411医院任护士,还陆续在上海正章洗染公司经销部当过办公室主任、上海华菲科技有限公司任市场部经理、Sunny International Service Corp公司任网络部经理,2006年至今就职于纬诚科技及前身纬诚有限任董事长。 俞波是个60后,加拿大国籍,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他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当过10年计算机系教师,还当过Vsunbright (Canada) Technology Ltd.公司总经理,如今是纬诚科技的总经理、董事。 本次申请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用于智能物联安全技术制造总部项目、智能物联安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纬诚科技分别实现营收约1.29亿元、1.6亿元、1.54亿元、0.9亿元,实现净利润约2051.9万元、3163.44万元、3009.29万元、2104.5万元,公司业绩存在一定波动。 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纬诚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34.52%、39.58%、41.24%及46.15%,其中2020年低于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高于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 可比公司毛利率比较分析,图片来源:招股书 纬诚科技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报告期各期,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在60%以上,占比较高,如果金属板材、线材、卷材和型材等主要原材料涨价,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采购成本和毛利率。...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