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重视、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政策的支持,智能手表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市场规模与销量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近年来,中国智能手表市场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智能腕戴设备全渠道市场销量达5704万台,同比增长14.2%。其中,智能手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表现亮眼。2024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达到4317万台,同比增长18.8%。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如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健康管理需求的激增,使得智能手表的健康监测功能受到更多关注;国家卫健委批准智能腕带设备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允许监测数据用于临床参考,提升了智能手表健康监测数据的权威性;2024年第四季度部分省市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发放穿戴设备专项补贴券,刺激了消费;主流品牌新品频发,中低价位产品供给更丰富,健康功能深度升级覆盖多领域,产品设计轻薄化,AI技术深度赋能拓展应用场景等。
(二)产品分类与市场占比
智能腕戴设备主要分为成人智能手表、儿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三大类。2024年,三者在传统电商销量占比分别为34.4%、31.5%和34.1%。成人智能手表方面,2024年在传统主流电商销量941.7万台,销售额129.6亿元,市场均价1376元。儿童智能手表2024年在传统主流电商销量863.7万台,销售额38.4亿元,市场均价444元。智能手环2024年在传统主流电商销量934.3万台,销售额26.9亿元,市场均价287元。
(三)渠道布局
线上渠道在中国智能腕戴设备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智能腕戴设备在线上市场销量占比超70%。传统主流电商在整体市场占比接近50%,承载着品牌价值维护与高利润产品销售使命,是主流品牌的重点布局渠道。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兴电商虽然增速快于整体市场,但其主要以中小品牌为主。
(一)品牌分布与市场份额
在成人智能手表市场,2024年销量前五的品牌为华为、苹果、小米、荣耀和vivo,合计占68.6%的份额。其中,华为销量同比增长24.3%,以31.9%的份额反超苹果位列第一,凭借技术研发和产品线巩固地位,在健康功能创新和渠道深耕表现突出。苹果线上销量同比下降24.6%,但在高端市场仍保持销售额领先。小米主打性价比与运动功能,以千元级定价加速收割中低价位市场,2024全年销量同比大增97.2%,销量份额为10.4%。荣耀和vivo分列第四、五名,其中vivo受益其WATCH GT系列升级健康功能,价格错位竞争的策略,收获超2倍的涨幅。
儿童智能手表线上市场的TOP3品牌分别为小天才、小米和华为,合计份额达到45.4%。小天才依托精准的用户细分和社交闭环建立起的产品护城河,独占近三成的市场份额,且销量同比接近180%。
智能手环线上市场呈现“双寡头”的市场格局,小米和华为两大品牌占据了84.7%的销量份额。
(二)竞争特点
技术创新竞争:各大品牌纷纷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智能手表的性能和功能。例如,华为Watch D系列搭载的毫米波血压模组已达医疗器械级精度标准,并获得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高精度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监测等功能逐渐成为健康管理类手表的标配。
价格竞争:中低价位市场竞争激烈,小米等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中低价位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同时,不同品牌之间也通过价格策略进行差异化竞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生态竞争:厂商们纷纷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通过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华为强调“全场景多设备协同”,小米强调“人车家一体化生态”。
(一)技术创新趋势
健康监测功能升级:医疗级监测和健康功能管理将成为高端成人智能手表的标配。未来,智能手表将支持更多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如心率、血压、血氧、心电图(ECG)等,并且监测精度将不断提高。同时,AI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健康监测领域,能够根据用户的健康数据和行为习惯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预警。
5G和eSIM技术普及:随着5G网络的全面铺开和eSIM技术的普及,智能手表的独立通讯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支持5G和eSIM的智能手表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智能手表进行通讯和数据传输。
电池技术进步:电池技术的进步将使得智能手表的续航时间显著提升,同时快速充电技术的应用也将大幅缩短充电时间。预计2025年,主流智能手表的续航时间将达到7天以上,充电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
(二)市场细分趋势
场景化细分:场景化细分赛道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在专业运动领域,Garmin依靠双频GPS和太阳能充电技术满足户外探险者需求;华为Watch GT Runner则凭借AI跑力评估系统和高精度心率模组为专业跑者提供专业级的定制训练体系。在儿童教育领域,儿童智能手表的产品逻辑从基础安全定位向K12素质教育平台升级。
人群细分:针对儿童和老年用户的定制化智能腕表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这类腕表在健康监测、安全防护和易用性上进行了优化,以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
(三)生态融合趋势
AI驱动下,智能穿戴设备的生态融合和多设备协同将成为重要趋势。一方面,多模态穿戴体系补全手机外场景,如智能手表与AI眼镜、耳机的联动形成分布式感知网络。另一方面,车家场景数据无缝流转逐渐成为现实,如特斯拉Model 3通过Apple Watch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并触发辅助驾驶,小米手表睡眠数据联动空调调节室温。
(一)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对智能手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健康科技产业,这将为智能手表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医保改革推动“预防式医疗”,智能监测设备纳入部分城市医保补贴,也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需求。
(二)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中老年市场独居老人监护需求催生“跌倒检测+紧急呼叫”功能爆发,职场精英企业健康管理采购规模年增40%,这些都将为智能手表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三)技术推动
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智能手表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芯片技术、通信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智能手表的性能和功能将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智能手表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挑战与应对
尽管中国智能手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智能穿戴设备的测量精度、传感器能力、算法水平仍参差不齐,大量未经专业校验、认证的手环、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充斥市场,提供的血压等参数不准确,易引发患者不适当就诊、焦虑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用户健康数据的隐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和监管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确保数据的精准和安全性。同时,要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解决方案,推动医疗级功能的研发进程。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智能手表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加强对非认证设备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欲了解智能手表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