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全国政协委员齐向东:争当科技创新主力军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小微 小微
60259
2024月03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雪)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对记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了过去一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擘画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是一份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凝心聚力、振奋人心的高质量报告。我完全赞同报告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种安排部署。”

“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政府工作任务首位,为民营科创企业打了强心针。”齐向东表示,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发展新机。

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的“基底产业”,也是一切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的底板。齐向东强调,一方面要防范人工智能带来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威胁;另一方面要主动探索发展“AI+安全”,从关注IT转变成关注业务,从关注设备转变成关注“人”,从关注建设转变为关注运营,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从而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这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面对中央新决策、新要求、新部署,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我将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带领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速实现‘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技术的‘质’的突破,坚持研发投入牵引、数字场景牵引、攻关任务牵引、国际竞争牵引,争做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企业。我相信,以政府工作报告为指引,政府与市场主体协同发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必将加速发展,经济发展质量必将进一步提升!”齐向东说。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1月26日新股上会动态:浙能燃气上会通过

1月26日新股上会动态:浙能燃气上会通过

小微 小微
58905
2024-01-29
证券之星消息 上交所公开资料显示,浙江浙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能燃气”)1月26日上会通过,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拟登陆沪市主板,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有两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请发行人代表结合行业特征和竞争格局、采购定价方式变化、“一城一网一企”政策、报告期内天然气售气量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排名情况等,说明发行人是否具有行业代表性,是否符合业务模式成熟的板块定位。 2.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报告期内发行人在浙能财务公司存款金额较高的原因,是否存在关联方变相占用发行人资金的情形;(2)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否已建立健全防范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内部控制机制,相关存贷款关联交易是否对发行人的独立性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发行人是否已充分说明并披露相关风险。 此外,上市委请浙能燃气进一步落实:补充披露大额货币资金存放于浙能财务公司的必要性、合理性及相关风险。 从主营业务来看,浙能燃气主营城镇燃气输配、销售,用户配套工程安装服务。即从上游天然气供应商购入管道天然气或LNG,通过公司建设运营的门站、储配站、各级输配管网,将天然气输配、销售给各类用户;同时向用户提供相应的燃气设施的安装服务。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拥有居民用户71.14万户,工业、商业用户6191家,客户资源多样、充足。公司在浙江省内市场占有率在8%以上。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浙能燃气此次拟发行3.762亿股,募集资金约8.52亿元,分别用于绍兴市上虞区天然气高中压管网工程(2.37亿元)、义乌市天然气利用工程(2.63亿元)、平湖市天然气利用工程(2.07亿元)、安吉县天然气利用工程(6873.95万元)、信息化建设项目(7628万元)。 从业绩来看,2020年至2023年6月末,浙能燃气营业收入分别为34.73亿元、51.02亿元、72.69亿元和33.81亿元,近年来业绩均保持40%以上的增幅,其中天然气业务占比超90%,是构成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过公司净利润表现有所波动,报告期内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2.29亿元、1.73亿元和1.23亿元,2022年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天然气采购价格上涨。2023年,公司预计将实现扣非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51.73%。 对于上市委会议关注的问题,浙能燃气在招股书中称: 行业代表性问题,从A股市场看,证监会行业分类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共32家上市公司,发行人2022年营业收入为72.69亿元,位于第9位;仅从城市燃气业务看,发行人2022年城市天然气销售业务和天然气工程安装服务为71.73亿元,位于第5位。从合并口径来看,发行人2021年售气量在浙江省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特许经营区域面积在浙江省燃气运营商中排名第一,地级市覆盖数量最多,城镇燃气子公司数量最多,因此,发行人系浙江省领先的城市燃气供应商之一,具有行业代表性。符合主板关于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要求。 存款问题,报告期末,浙能燃气在浙能财务存款余额8.96亿元。公司称,浙能财务公司作为浙能集团的资金管理平台,为浙能集团下属各公司提供存款、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提升各公司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公司通过与浙能财务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等开展对浙能财务公司的风险评估,确保公司与浙能财务公司之间开展业务的自主性、公允性和安全性,保证公司财务独立性。 风险提示方面,浙能燃气指出: 第一,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的经营业绩下滑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天然气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80.50%、84.98%、89.37%和87.27%,占比较高,天然气价格的变动对公司营业成本构成重大影响。目前浙江省内居民用气价格变动尚未实施上下游价格联动,无法及时调整,上游采购价格暴涨时,居民用气采购会和销售价格倒挂。未来若天然气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而居民价格仍然无法及时调整,则公司经营业绩将出现下滑风险。 第二,供应商集中且关联采购占比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内,发行人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或接受劳务的金额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39.67%、55.84%、74.62%和60.11%。公司关联采购占比较高,主要系报告期前期浙江省对全省天然气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所致,2023年4月浙江省全面实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后,公司向大股东采购天然气的金额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已下降至24.30%。此外,我国天然气上游气源供应商集中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向此三家供应商集中采购天然气属于行业特性。 第三,毛利波动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 98%。报...
?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

?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

小微 小微
51375
2024-02-24
医药央企华润集团的化药板块整合再进一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润双鹤2月23日晚公告,为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产品线,形成“女性健康+儿科”的专科产品序列,公司拟斥资31.1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 华润化药整合再进一步 双鹤31亿元收购紫竹 华润双鹤2月23日晚公告,为落实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产品线,完善产品矩阵,形成“女性健康+儿科”专科产品序列,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拟与北药集团签署《关于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 此次交易作价以评估值为依据,评估基准日为2023年8月31日,最终采用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确认华润紫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31.15亿元。以资产评估报告确认的华润紫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依据,华润紫竹100%股权转让价款为31.15亿元,较其单体财务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11.52亿元增值率为170.40%。 华润紫竹拥有女性健康用药及器械、口腔用药、眼科用药、糖尿病用药、原料药等产品线,生殖健康类药品上市后始终占据国内、国际市场重要地位,毓婷是该公司旗下知名品牌。 此次交易是华润集团化药板块业务整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丰富华润双鹤在专科领域的产品线。 2022年,华润紫竹实现营业收入9.59亿元,净利润2.69亿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2.66亿元。2023年1-8月,华润紫竹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净利润2.82亿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2.51亿元。 从净利率来看,华润紫竹是华润双鹤的两倍以上,资产质量较好。 持续并购 扩大非输液业务 近年来,通过并购整合,华润双鹤的非输液板块在不断发展。 2023年,华润双鹤收购天安药业89.68%股权以丰富公司糖尿病药物产品管线;2022年8月,公司宣布收购神舟生物50.11%的股权,以快速进入生物发酵领域,同时公司进一步收购天东制药31.25%的股权,实现对天东制药70%的控股,以更好地整合公司资源,在肝素抗凝领域实现更好发展。 在华润双鹤看来,中国的原料药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能力,仅作为制剂的配套很难形成国际竞争力。 神舟生物和天东制药都属于相对国际化的公司,天东制药是通过欧盟EDQM和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也是唯一拥有依诺肝素钠原料药欧盟CEP和美国EIR双证书的国际化企业,神舟生物70%的业务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对这两家企业的并购,华润双鹤将更好地完善其国际化网络,进一步扩大原料药出口规模,同时通过原料药出口带动制剂出口。 2022年10月,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在华润双鹤调研时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华润双鹤要坚定不移做好创新转型,要重点关注投资并购能力提升。 2023年8月,华润双鹤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抓紧行业整合窗口,围绕领域拓展和能力提升开展外延并购和产品引进,深化产业链延伸,并购转向差异化和创新方向,打造高端仿制、首仿生物、创新高端技术平台。公司正在积极寻找符合公司战略的并购标的。 在此次通过收购华润紫竹进入妇科领域之外,华润双鹤还在积极布局,与企业进行相关产品合作,将儿科领域要扩展到大儿科,目前部分项目正在洽谈中。...
MWC2024直击丨华为终端迎来“关键时刻”:收复全球高端阵地

MWC2024直击丨华为终端迎来“关键时刻”:收复全球高端阵地

小微 小微
49405
2024-02-27
(原标题:MWC2024直击丨华为终端迎来“关键时刻”:收复全球高端阵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巴塞罗那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6日,全球最大规模的通信展MWC2024拉开帷幕。在这个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上,华为终端展示了手机、平板、可穿戴等一系列产品。 如果说华为终端在2023年跨越了寒冬,那么2024年,便是华为迈向全球的关键之年。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全新的起点上,华为正在加速国际化布局。 当前,科技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单个产品,各家比拼的是成体系的硬件矩阵、万物互联的完整布局,同时也在研发实力上互相较量。华为坚持压强式的研发投入,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9773亿元。 去年,华为在中国市场横空推出了“先锋计划”,华为Mate 60系列、Mate X5等手机产品供不应求。多位华为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国内市场增长的同时,2024年华为正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今年的MWC也将是重要的节点和舞台。 手机之外,华为平板和可穿戴品类也在继续成长。2023年,华为平板历经十年,累计出货量超1亿台。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平板电脑销量同比下降10%,全年售出1.353亿部平板电脑,前五名分别是苹果、三星、联想、华为和亚马逊,华为是前五名中唯一增长的品牌。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华为在2023年推出首款黄金智能腕表。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9%,苹果排名第一,三星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华为,以1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高端市场并不是简单的高价格市场,额外的品牌和技术溢价意味着在技术层面可以持续投入,参与到全球技术竞争的格局之中。 在华为终端回归之后,高端市场的新排位赛正在刷新。Counterpoint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了27%,苹果保持了市场领导地位,然而从第三季度开始,华为已重新在高端市场上硬刚苹果。 与此同时,报告也提到,尽管华为强势回归,但小米、OPPO、vivo等国内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今年全球化、高端化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今年对于华为而言也将是关键时期,华为正在技术创新、市场布局上继续加大力度,争夺全球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从去年华为手机发布回归正常节奏来看,今年华为还将加大对消费者业务的投入,持续巩固国内市场,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昆仑联通IPO“终止” 存在供应商集中风险

昆仑联通IPO“终止” 存在供应商集中风险

小微 小微
51372
2024-03-01
(原标题:昆仑联通IPO“终止” 存在供应商集中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1日,北京昆仑联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仑联通”)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昆仑联通是一家专业的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IT基础架构建设需求,提供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IT运维服务和IT增值供货服务,其中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化办公解决方案、云计算解决方案和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昆仑联通是微软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批企业级服务合作伙伴,作为微软、Veritas、VMware、BMC、DELL、新华三、浪潮等知名原厂商代理服务商。由于客户IT需求比较复杂,单一厂商的产品及服务能力无法解决综合多类问题,很难覆盖各行各业的个性化需求。公司基于长期的实践积累、行业经验、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能够为客户在数字化办公、云计算和信息安全方面提供前期的方案咨询和设计,基于其业务规模、痛点需求和IT建设所处阶段,提供原厂软硬件产品选型、集成交付和运行维护,最终让原厂软硬件产品更好地适配IT环境,保障客户IT基础架构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公司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合作,覆盖众多条产品线的产品,获得微软、阿里、VMware等众多知名原厂商颁发的奖项,具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各类应用软件、IT基础硬件设施等多厂商、跨平台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以及快速相应和交付的能力。 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前端咨询、迁移、部署以及7*24的MSP托管服务,在协助客户进行数字化和云转型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同时报告期内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4500家,与宝马、字节、阿里、利星行等垂直细分领域头部客户保持持续稳定的合作,覆盖制造、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得到行业众多头部客户的广泛认可,在国内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报告期内,昆仑联通的主营业务收入产品构成情况如下: 财务方面,于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3.25亿元、16.51亿元及20.67亿元;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约为7473.09万元、7825.83万元及8986.94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业绩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昆仑联通在招股书中提示投资者注意供应商集中的风险。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59897.53万元、71313.60万元和85003.09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2.98%、51.32%和48.60%,其中向第一大供应商微软直接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5.60%、12.66%和14.57%,采购集中度相对较高。公司上游主要的原厂商均为国内或国际知名的软硬件原厂商,公司与其均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如果未来主要供应商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变化,或与公司合作关系紧张,导致其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供货,可能造成公司采购资源供应短缺,进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刘德华突发!公司紧急声明!

刘德华突发!公司紧急声明!

小微 小微
62356
2024-03-02
(原标题:刘德华突发!公司紧急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I骗局不可不防。 3月1日深夜,刘德华电影公司映艺娱乐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针对华仔俱乐部网站及相关小红书账号? 严正声明和关于AI(人工智能)合成声音侵权事件的严正声明,郑重提醒各方人士提高警惕,避免落入AI语音合成技术骗局。 在AI技术大爆发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诈骗可谓是层出不穷。近日,香港警方侦破了一起规模庞大的AI“深度伪造”诈骗案,诈骗者用YouTube、X等社交软件收集了公司高管的音视频资料,并用深度合成技术换脸、提前生成视频,在Zoom在线会议上成功欺骗了公司职员,涉案金额达到2亿港元。 AI时代来袭,如何有效监管和打击AI“深度伪造”诈骗,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一项重要议题。 刘德华公司紧急声明 3月1日晚间,刘德华电影公司映艺娱乐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针对华仔俱乐部网站及相关小红书账号?严正声明,引发关注与热议。 严正声明中提到,近期,部分网络主体假借刘德华先生粉丝会之名义开设小红书账号:HZJLB20080618,并通过网络平台组建群聊,邀请歌迷成为会员,甚至仿冒“华仔天地”官方网站,通过其盗版网站“华仔俱乐部”(www.awc618.co)散布关于刘德华先生2024年演唱会相关不实信息,同时向消费者收取演唱会门票的订金,造成了恶劣影响。 该声明表示,上述相关主体在未经刘德华先生及其经纪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刘德华先生之姓名及肖像邀请歌迷成为会员,并刻意模仿、抄袭“华仔天地”网站的设计及内容,此举实属误导公众,公然侵害了刘德华先生之肖像权和姓名权,以及刘先生经纪公司之网页著作权。 同时,声明严厉谴责并警告相关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下架、删除相关侵权物料等全部侵权内容,且不得在其他任何网络平台再发表任何相关不实信息。也请相关网络平台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屏蔽、制止相关侵权内容的传播。 声明强调,未经官方公布的任何有关演唱会门票的预售或者公开发售消息均属不实,且刘德华先生及经纪公司并未授权以任何个人和粉丝团体注册小红书账号,本公司将通过法律途径严肃追究上述相关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同时呼吁广大消费者及歌迷朋友切勿上当受骗,理性甄别,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消费权益。 紧急提醒:警惕AI骗局 上述声明发布20分钟后,映艺娱乐官方微博再次发布了关于AI合成声音侵权事件的严正声明,提醒各方人士提高警惕,避免落入此类AI语音合成技术的骗局。 声明称,近日,该公司发现微信用户“华仔共享团”(微信号:KOH173)及其关联视频号“华仔集结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伪造刘德华先生的声音,并在未经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于微信平台连续发布其剪辑拼凑视频,导致公众发生误认,从而达到利用刘先生的知名度吸引流量、售卖商品、从中营利的目的。 声明中表示,该行为已严重侵害刘德华先生的肖像权、姓名权及声音权益,并涉嫌构成诈骗。该公司郑重提醒各方人士提高警惕,避免落入此类AI语音合成技术的骗局。针对该不法人员的侵权行为,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 记者搜索“华仔集结号”视频号发现,该账号多次发布刘德华相关资讯内容,关注度最高的为“华仔给粉丝的一封家书”,目前点赞量已超过5万。 据官网介绍,映艺控股有限公司(映艺集团)由刘德华于2003年创立,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管理。集团业务范围十分多元化,包括:电影与电视节目制作及发行、音乐制作及出版、艺人管理、广告制作、举办舞台剧及文化项目。此外,映艺还经营国际歌影迷会,以及从事知识产权的相关业务。 旗下的主要公司包括,华仔天地有限公司、亨泰�h宇有限公司、映艺娱乐有限公司、映艺音乐有限公司、映艺剧团有限公司、映艺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安逗有限公司、映艺电视制作有限公司。 AI诈骗层出不穷 在AI技术迅速爆发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诈骗层出不穷。 近日,香港警方侦破了一起规模庞大的AI“深度伪造”诈骗案,诈骗者用YouTube、X等社交软件收集了公司高管的音视频资料,并用深度合成技术换脸、提前生成视频,在Zoom在线会议上成功欺骗了公司职员,涉案金额达到2亿港元。 被诈骗的公司职员亲眼见到的所有人、亲耳听到的所有声音,全都来自经过“AI换脸、换声”的诈骗人员。 “深度伪造”是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生成合成图像、音频或视频的技术。由于公众人物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的公开性,为AI训练提供了大量素材,因此,这些名人频繁成为AI造假的“受害者”。 2月29日,奇安信集团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显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了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增长了1000%;目前已发现有多个有国家背景的APT组织,利用AI实施了十余起网络攻击事件。 各类基于...
政府工作报告13处谈养老 三维解读发力重点 平安居家养老探索正当时

政府工作报告13处谈养老 三维解读发力重点 平安居家养老探索正当时

小微 小微
78267
2024-03-06
本文转载自“保财论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导语: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备受瞩目,这是我国未来一年经济社会发展风向标,更是各界市场人士观察时代机遇的重要窗口。 今年也不例外。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其中,13处谈及养老,更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布局养老生态。 从养老供给、银发经济,到适老化服务、产业链布局、科技赋能,再到养老人才的培养,今年两会释放的信号该如何解读,一文读懂两会热词背后的引导逻辑。 01.宏观视野:银发经济启航 养老布局深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来看,国家对养老的重视一以贯之。 无疑,这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伴随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此前预测显示,预计到203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近30%。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均成为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必谈关键词。 值得关注,今年政府报告中,“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成为被市场热议的重点之一。此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表示,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引发经济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搭建养老生态,发展银发经济,清晰的供需分析,是第一步。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意味着养老需求趋势性上升是确定性事件。但一个需要警惕的现状是,我国家庭结构正呈现收缩之势,这意味着,老龄人口抚养比将逐步提升至40%-50%,即平均每2-3位年轻人将赡养一位老人。再叠加社保替代率的不足,我国居民养老生活亟待老年用品、养老医养、护理服务、养老金融等多维度保障。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而这就要求我国搭建全方位的养老生态,更要对满足居家养老这一最大的诉求而有所倾斜。 “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处,充分体现出未来养老生态的重要落点。事实上,各行各业此前均开始探索居家养老供给,以平安为例,依托医疗健康生态圈,中国平安自2021年开始布局居家养老,同年10月启动深圳、南京服务试点;2022年3月,平安居家养老完成了8大场景服务上线准备;同年9月,对外发布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截至2023年底,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50余个城市,累计近10万人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为满足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居家养老需求,平安结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老人的核心需求,联合各行业优质服务商,匠心打造出“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场景服务。聚焦用户关注度最高的需求,平安还联合服务商精心打磨出适老化改造、智能守护、平安无忧护等精品服务。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曾公开表示,“为人民服务”是金融工作的价值坐标。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医养创新、养老金融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这正是平安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初心所在。平安等企业的持续探索,是对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的响应,更是对市场需求、对人民群众养老生活中急难愁盼问题的响应。 02.中观视域:养老服务扩容提质,标准化探索加速度 服务体系,是支撑生态的骨骼。在搭建养老生态中,纵横交错、高质量的服务体系,是养老生态健康及银发经济畅通的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这一方面再次强调了对满足广大居家养老人民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凸显出对养老服务质量的要求。 的确,在国家战略引导下,近年来众多行业发力养老赛道,产品、服务、科技层出不穷,虽然规模上明显扩容,但服务质量却参差不齐。养老行业亟待明确的服务标准,是市场参与者的呼声。 事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养老产品与服务,建立标准、提升质量,也是当下发展阶段的关键。 此前,2023年,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对养老方面的2项国标和5项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涉及到居家养老照护和机构养老照护;随后,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发布,这也是我国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首个国家标准,对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上而下政策引导的同时,自下而上的市场主体探索也值得关注。作为居家养老的探索者,平安针对居家养老康复护理领域的痛点,整合了包括国内优质康复护理服务提供商、数字化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