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突发!公司紧急声明!

小微 小微
62356
2024月03月02日

(原标题:刘德华突发!公司紧急声明!)

刘德华突发!公司紧急声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I骗局不可不防。

3月1日深夜,刘德华电影公司映艺娱乐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针对华仔俱乐部网站及相关小红书账号? 严正声明和关于AI(人工智能)合成声音侵权事件的严正声明,郑重提醒各方人士提高警惕,避免落入AI语音合成技术骗局。

在AI技术大爆发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诈骗可谓是层出不穷。近日,香港警方侦破了一起规模庞大的AI“深度伪造”诈骗案,诈骗者用YouTube、X等社交软件收集了公司高管的音视频资料,并用深度合成技术换脸、提前生成视频,在Zoom在线会议上成功欺骗了公司职员,涉案金额达到2亿港元。

AI时代来袭,如何有效监管和打击AI“深度伪造”诈骗,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一项重要议题。

刘德华公司紧急声明

3月1日晚间,刘德华电影公司映艺娱乐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针对华仔俱乐部网站及相关小红书账号?严正声明,引发关注与热议。

严正声明中提到,近期,部分网络主体假借刘德华先生粉丝会之名义开设小红书账号:HZJLB20080618,并通过网络平台组建群聊,邀请歌迷成为会员,甚至仿冒“华仔天地”官方网站,通过其盗版网站“华仔俱乐部”(www.awc618.co)散布关于刘德华先生2024年演唱会相关不实信息,同时向消费者收取演唱会门票的订金,造成了恶劣影响。

该声明表示,上述相关主体在未经刘德华先生及其经纪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刘德华先生之姓名及肖像邀请歌迷成为会员,并刻意模仿、抄袭“华仔天地”网站的设计及内容,此举实属误导公众,公然侵害了刘德华先生之肖像权和姓名权,以及刘先生经纪公司之网页著作权。

同时,声明严厉谴责并警告相关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下架、删除相关侵权物料等全部侵权内容,且不得在其他任何网络平台再发表任何相关不实信息。也请相关网络平台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屏蔽、制止相关侵权内容的传播。

声明强调,未经官方公布的任何有关演唱会门票的预售或者公开发售消息均属不实,且刘德华先生及经纪公司并未授权以任何个人和粉丝团体注册小红书账号,本公司将通过法律途径严肃追究上述相关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同时呼吁广大消费者及歌迷朋友切勿上当受骗,理性甄别,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消费权益。

紧急提醒:警惕AI骗局

上述声明发布20分钟后,映艺娱乐官方微博再次发布了关于AI合成声音侵权事件的严正声明,提醒各方人士提高警惕,避免落入此类AI语音合成技术的骗局。

声明称,近日,该公司发现微信用户“华仔共享团”(微信号:KOH173)及其关联视频号“华仔集结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伪造刘德华先生的声音,并在未经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于微信平台连续发布其剪辑拼凑视频,导致公众发生误认,从而达到利用刘先生的知名度吸引流量、售卖商品、从中营利的目的。

声明中表示,该行为已严重侵害刘德华先生的肖像权、姓名权及声音权益,并涉嫌构成诈骗。该公司郑重提醒各方人士提高警惕,避免落入此类AI语音合成技术的骗局。针对该不法人员的侵权行为,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

记者搜索“华仔集结号”视频号发现,该账号多次发布刘德华相关资讯内容,关注度最高的为“华仔给粉丝的一封家书”,目前点赞量已超过5万。

据官网介绍,映艺控股有限公司(映艺集团)由刘德华于2003年创立,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管理。集团业务范围十分多元化,包括:电影与电视节目制作及发行、音乐制作及出版、艺人管理、广告制作、举办舞台剧及文化项目。此外,映艺还经营国际歌影迷会,以及从事知识产权的相关业务。

旗下的主要公司包括,华仔天地有限公司、亨泰�h宇有限公司、映艺娱乐有限公司、映艺音乐有限公司、映艺剧团有限公司、映艺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安逗有限公司、映艺电视制作有限公司。

AI诈骗层出不穷

在AI技术迅速爆发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诈骗层出不穷。

近日,香港警方侦破了一起规模庞大的AI“深度伪造”诈骗案,诈骗者用YouTube、X等社交软件收集了公司高管的音视频资料,并用深度合成技术换脸、提前生成视频,在Zoom在线会议上成功欺骗了公司职员,涉案金额达到2亿港元。

被诈骗的公司职员亲眼见到的所有人、亲耳听到的所有声音,全都来自经过“AI换脸、换声”的诈骗人员。

“深度伪造”是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生成合成图像、音频或视频的技术。由于公众人物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的公开性,为AI训练提供了大量素材,因此,这些名人频繁成为AI造假的“受害者”。

2月29日,奇安信集团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显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了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增长了1000%;目前已发现有多个有国家背景的APT组织,利用AI实施了十余起网络攻击事件。

各类基于AI的新型攻击种类与手段不断出现,甚至出现泛滥,包括深度伪造、黑产大语言模型、恶意AI机器人、自动化攻击等,在全球造成了严重危害。《报告》认为,在积极拥抱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之时,各界对其安全风险应保持警醒。

据湖北网警巡查执法此前公布的消息,AI技术新骗局诈骗成功率竟接近100%,其成功率之高、涉案金额之大、诈骗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另外,据全球最大的专业安全技术公司迈克菲的调查显示,10%的受访者称,他们收到过来自AI语音克隆的信息,其中77%的受害者表示,他们因此而损失了钱。

世界经济论坛研究与分析主管布鲁内曼在一篇报告中称,现今AI算法(包括生成模型)创造出的内容与真实图像、视频或音频记录几乎难以区分。

据布鲁内曼的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里,26%的小公司和38%的大公司都经历过深度伪造欺诈”。她甚至预测:到2026年,超90%的网络攻击内容都将是AI合成。

研究表明,银行业特别关注这种深度伪造攻击。92%的网络从业者担心这种技术被滥用于欺诈,涉及个人银行和支付等服务时尤其令人担忧。

责编:杨喻程

校对:廖胜超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2024年如何平滑波动?这份大类资产配置攻略请收好

2024年如何平滑波动?这份大类资产配置攻略请收好

小微 小微
49762
2024-02-17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曾说过,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而开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波动,在如今云谲波诡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式平滑组合波动是当下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好股债“组合拳” 平滑组合波动 2024年开年以来,权益市场波动加剧,难以预测。受市场低迷影响,今年1月权益类基金产品发行量明显遇冷。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1月份合计共有84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资金472亿元,平均发行规模仅5.62亿元,环比2023年11月、12月明显下滑,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发行规模分别只有44亿元和66亿元,占比分别为9%和14%。 而受益于债市回暖,稳健型基金产品从众多投资工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震荡市场中的优选。其中债券型基金在1月发行规模中罕见地反超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募集资金规模达到352亿元,占1月发行规模的比例达到了75%左右。对此,南华期货债券分析师高翔表示,由于市场风险偏好没有出现明显改善,年初权益资产相对走弱,而债市相对走强。 展望后市,尽管当前短期维度上,债市有过度计价的潜在风险,但在长期维度上,我国银行体系仍有降低负债端利率的诉求,在广谱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中,债券市场牛市仍难言终结。考虑到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经常会出现“跷跷板”效应,投资者可利用两者的负相关性,打好股债“组合拳”,平滑组合波动。 全球复苏迟缓下 黄金配置价值加强 2024年新冠疫情留下的“疤痕效应”尚未完全退去,俄乌、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地缘冲突又进一步加剧。对于2024年,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3年的2.7%放缓至2024年的2.4%,低于疫情前3%的增长率。利率持续高企,信贷紧缩和借贷成本上升将使提振经济增长更加困难。冲突进一步升级,国际贸易疲软,气候灾害增多,给全球增长带来巨大挑战。 而随着近期美联储发布的货币政策声明中,剔除了关于可能加息的语句,美债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将于今年5月份开启降息周期。对此中银投顾表示,黄金的避险属性受益于冲突升级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保值属性则受益于美国降息。在“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迟缓,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的基本面下,黄金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有望加强。 如何通过减少交易损耗 来增厚组合收益 除了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式提高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外,还有一种方式能够增厚组合收益,即减少交易损耗。首先,投资者们普遍相信,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但是,高风险基金往往具有较高的波动性,这对基金的投资损失有很大的影响。 举例来说,基民小明投资了10万元某基金,一年后这只基金上涨了20%,这一年小明最终净值为12万元。但如果基金的净值波动很大,第二年基金下跌了20%,那么小明的基金就只剩了9.6万元。而第三年基金又表现不错上涨了20%,最后小明的基金净值也只有11.52万元,实际收益率只有15%左右,最终的年化收益率仅有4.7%左右。这是因为上涨20%时的基数是10万,但下跌时的基数是12万元。这导致了尽管一涨一跌的幅度相同,但最后的净值只剩下原来的96%,比最初少了4%。最后即使第三年又涨了20%,上涨时的基数也是按照原来的96%算的。 所以,综上所述,投资者千万不能忽略了这个降低我们实际收益率的“隐形杀手”——交易损耗。为此,必要时投资者可以通过降低组合的风险评级和波动率来避免交易损耗。 最后资产配置绝不是简单挑选几个热门的投资品种和产品这么简单。投资者需组合考虑自身的风险偏好和当下的财务状况,根据投资组合的表现情况和预期收益率,定期回溯、适时调整,才能得到更优的表现。...
Sora领衔龙年

Sora领衔龙年"开门红"!"翻身仗"开始?

小微 小微
73222
2024-02-20
虽然市场早有预期,但A股龙年走出的全面绽放式“开门红”,依然惊艳到了全市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19日,A股各大股指系数上涨,全天候逾4000只个股上涨,在Sora概念催化下,AI全线大爆发,逾10只概念股上演“20CM”涨停。不仅如此,煤炭、银行等高股息资产也在奋起上攻,两者之间的“跷跷板”格局被打破。中国海油、中国神华等股价创出新高。 从公募机构预判来看,龙年A股“开门红”有多因素支撑,除了有消费复苏、金融数据超预期等因素外,春节期间制度变革信号(多个地方政府发出深化开放信号)也是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原因。机构预计,龙年全年A股和港股的赚钱效应将明显好于兔年。特别是如果美联储降息预期落地,人民币升值会吸引更多内资外资流入,投资者有望在龙年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Sora行情酣畅演绎,概念股上演涨停潮 截至2月19日收盘,A股主要指数悉数收涨,上证指数、北证5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56%、3.22%、1.13%。值得一提的是,节前一度下跌的微盘股卷土重来,万得微盘股指大涨6.58%,聚焦大盘蓝筹的红利指数同样涨逾2%。可以说,龙年首个交易日,A股走出一个全面爆发式的“开门红”。 从板块和个股来看,春节期间酝酿多日的Sora概念,在首个交易日得以酣畅演绎。Sora指数全天候大涨11%,个股纷纷上演涨停潮,中文在线、万兴科技、易点天下、当虹科技等逾10只概念股实现“20CM”涨停。2月16日,OpenAI发布首款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Sora可生成60秒一镜到底的视频,视频逻辑顺畅、主人物及背景的行人均非常稳定,文生视频大模型能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在OpenAI官网发布的Demo视频中,有多角度镜头,且主人物保持了完美的一致性。 最让业内惊叹的是,Sora在尝试理解物理世界。根据OpenAI官网披露,Sora不仅可以理解用户Prompt(提示)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尝试理解Prompt中的事物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即物理规律)。根据OpenAI官网Demo视频,汽车在山路行驶中的颠簸等动作符合物理世界规律,视频逼真度进一步提升。受Sora概念大涨带动,19日光模块(CPO)、多模态模型、Chat GPT指数、虚拟人指数等人工智能相关指数均实现联动上涨,涨幅均超过10%。 长城基金传媒研究员高明豪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根据demo和技术报告,从生成视频时长、精细度及自洽性等方面来看,SORA多模态大模型视频生成能力大超预期。对比来看,SORA能生成1min的视频长度,大幅领先竞争对手,超越之前备受关注的Runway、Pika、Stable Video Diffusion等AI视频应用。同时,国内外AI技术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但由于其目前仍未开放大规模测试,仍可能存在大规模使用时不及预期的情况。若大规模开放使用后,Sora的实际生成能力能够达到技术报告中的水平,那么相关行业将可能同步迎来技术赋能与格局颠覆。工具的进步将大幅降低应用的使用门槛,也将带来工具类AI应用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平台型、创意类企业则有望获得正向收益。 高明豪表示,未来会持续关注Sora对物理世界中的人、动物及环境的模拟、“理解”能力,及其在高能力模拟器中应用的可能性。投资方面,短期来看,由于国内外技术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且春节前后市场仍较多受到资金面波动的影响,传媒板块中我们主要关注逻辑较好的IP类、影视游戏方面的中大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AI科技成长股演绎时,高股息资产同样奋起上攻,以往两者之间的“跷跷板”格局罕见被打破。“三桶油”表现活跃,中国海油大涨7.70%,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此外,中国神华、山煤国际等煤炭个股,以及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个股,均在19日有所表现。 出行数据火爆,消费持续复苏 分析认为,龙年股市“开门红”和春节期间消费、宏观经济、政策等多重利好消息,尤其是消费复苏被屡屡提及。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龙年春节热闹非凡,多地放开了烟花爆竹的燃放,热门景点人满为患,从三亚返回多个大城市的机票大涨,热门酒店也是爆满。种种迹象表明,居民消费在持续复苏。 摩根士丹利基金提及,节日期间海内外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其中1月份社融和信贷超出市场预期,此前监管反复强调要适度平衡岁末年初的信贷投放,避免过度集中,因此投资者对1月份的金融数据预期较低。1月份6.5万亿的社融为历史最高值。虽然1月份国内的价格指数仍偏弱,但2月份出行数据非常火爆,民航、铁路、公路数据均显著高于2019年春节;春节档电影票房数据也同样表现不俗。海外方面,美国劳工部公布了1月份通胀数据,韧性依然较强,回落幅度低于预期;环比增速再次提升,美联储3月份降息概率大幅下降。 “春节期间,我们看到了监管部门对股市的制度变革描绘了清...
50亿,超级LP来深圳了

50亿,超级LP来深圳了

小微 小微
70104
2024-02-22
(原标题:50亿,超级LP来深圳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开年LP市场第一个重磅消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资界-解码LP获悉,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正式落地深圳。基金全名为社保基金湾区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51亿元人民币,管理机构为深创投。 这是社保基金作为单一LP出资落地的第三支基金。过去一年,社保基金已经在北京落地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为管理人;在上海则成立长三角科创投资基金,IDG资本担任管理人。 至此,这家超级LP在北上深完成落子。 刚刚,超级LP落子深圳 出资深创投 投资界从企查查获悉,2月21日,社保基金湾区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就是此前屡屡提及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正式注册成立。 信息显示,基金主体注册规模5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基金管理人是深创投红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即深创投,其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认缴出资50亿元,深创投认缴出资1亿元。 这是大湾区翘首以盼的新基金。回想去年9月份,“2023年深圳市产业投资人大会”在深圳举办,现场宣布了深圳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相关合作事宜。 彼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已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并披露了部分信息该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独立出资设立,并与深圳市政府合作,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刘伟在会议上提到,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基金的引领作用,积极对接服务深圳承担的国家重大战略,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更好发挥长期资金优势,不断深化双方更紧密务实合作,大力支持深圳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至今不到半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正式浮出水面。 这也是2023年以来,社保基金以地域为主的第三笔出资。在此之前,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已经落地北京。 该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由社保基金独立出资,君联资本任管理人,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方式开展投资。同时也彰显了长期资金特征,存续期限超过10年,将主要投向中关村早期和成长期科创企业,重点支持科创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随后,社保基金长三角科创投资基金也正式落地上海。基金规模51亿元,同样由社保基金独立出资,在股权穿透下,基金管理人为IDG资本。基金设立之后,将进一步支持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至此短短一年里,社保基金已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超一线城市完成了出资布局。 2024,活水在哪儿 社保基金历来是LP圈巨无霸,常常被视为风向标。透过这三笔超级出资,不难嗅到一些端倪。 首先是地域属性。社保基金从2004年开始试水股权投资基金,首次出资是海富产业基金旗下的中比基金,后来每一次出资新基金都没有明显的地域要求。但去年投资的三支基金,从北京、上海到深圳,新基金开始强调地域属性,并且将投资范围进一步聚焦在了北京、长三角和大湾区。 对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刘伟曾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和深化与央企、地方国企以及国家级基金、相关社会机构合作模式,不断创新股权投资的方式,扩大投资的范围,增加投资的规模,更好地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作用。 其次,社保基金支持科创企业的力度越来越大。梳理三支基金投资方向,几个关键词不可避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和科创中心建设。相比此前涉及消费、文娱、医疗健康等更广泛的投资领域,去年社保基金出资的子基金均面向科创领域。 正如此前社保基金理事会曾介绍,近年来已经通过投资30余家市场化股权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投向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性产业。通过股权投资,社保基金已经为6000余家企业提供资本金支持,投资规模近3000亿元,年化投资收益率达12%。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社保基金一直以来都是各地VC/PE翘首以盼的活水,但因其对风控要求极高,对GP的筛选也更为严格,始终没有大规模进入股权投资市场。 但如今,VC/PE对社保基金“可望不可即”有望改变。2023年12月,财政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轰动一时。 当中提到,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的投资范围将进行调整优化,并适度下调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上限;此外还明确提出,股票类、股权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分别为40%和30%。一旦落实,市场有望迎来千亿级活水。 水下的冰山,正在浮现出来。...
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事答记者问

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事答记者问

小微 小微
55409
2024-02-26
(原标题: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事答记者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问: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否定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方面的成绩,指责中国经贸体制和政策对全球贸易带来巨大挑战。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答:中方注意到这份报告的不实指责。美方无视中国在履行世贸组织承诺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歪曲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否认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以毫无依据的武断标准指责中国经贸政策,妄称中国正当贸易措施为“经济胁迫”,颠倒黑白,对中方因美方封锁打压而采取的应对举措扣上“主动脱钩”的帽子,诬称中方造成“产能过剩”,充分反映了美方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成员,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切实履行世贸组织承诺,立足国情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成员,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过去一年,中方成为首个完成《渔业补贴协定》批约的发展中大国,引领完成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推动世贸组织实质性结束部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所发挥的积极建设性作用获得各方高度赞赏,对世贸组织和全球经贸发展所做贡献有目共睹。 近年来,美方以“美国优先”为出发点,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实施单边贸易霸凌,制定歧视性产业政策,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秩序,损害世贸组织成员共同利益,中方及其他成员已多次表达关注。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已裁决美相关措施违反世贸规则的情况下,美方不仅拒绝执行世贸组织裁决,还使世贸组织上诉机构陷入“瘫痪”,对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严重破坏。美方不反思纠正自身行为,反而以抹黑、“甩锅”的方式掩饰开脱自身违规和破坏行径,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我们再次呼吁美方及时纠正错误言行,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自身承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成员一道,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切实为应对全球问题和挑战发挥应有作用。...
中国高校LP正在崛起

中国高校LP正在崛起

小微 小微
69608
2024-02-27
(原标题:中国高校LP正在崛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一次是香港大学。 投资界-解码LP获悉,东莞清水湾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清水湾二期创业基金”)新增多名股东,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香港大学。 换言之,香港大学也做LP了,出资的还是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所成立的基金。眼下,高校联手VC圈愈发密集,这无疑是一股值得期待的活水。 香港大学做起LP 出资李泽湘 这要从2015年说起。 彼时,李泽湘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基金香港清水湾创业基金(后更名为XBOTPARK基金)。该基金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相配套,红杉中国、高瓴等一众知名投资机构都来出资。数年间,基金围绕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相关领域投资,已经投出云鲸智能、海柔创新、松灵机器人、逸动科技等知名创业公司。 时间来到2022年,一脉相承的清水湾二期创业基金也成立起来,注册资本5.8亿元,由李泽湘担任实控人,旗下珠海粤湾华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合伙人。彼时,LP包括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红杉�Z尧(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等。 随着此次增资,基金再次迎来十余位新股东,包括JOYOUS RAINBOW HOLDINGS LIMITED(愉虹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一众个人LP。与此同时,腾讯、红杉、深创投各自出资1亿元、1.5亿元、1.5亿元。 还有老股东香港科技大学原工学院院长高秉强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教授,也再次出资2000万元和1200万元。他们二人与李泽湘教授共同创立了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以及XBOTPARK基金,三人在大湾区孵化并投资了一支硬科技创业军团,堪称 “黄金铁三角”。 这一次,香港大学也来了,并且一举出资7000万元。印象中,这也是香港大学首次作为LP身份出现在创投圈。 犹记得2016年,李泽湘曾与红杉中国沈南鹏、香港大学陈冠华教授共同发起设立香港X科技基金,开启了产学研联动之路。同时依托这支基金,香港创科教育中心成立,李泽湘和香港大学分别为联合创始人和联合发起机构。 新增股东后,清水湾二期创业基金注册资本新增1.915亿,达到7.275亿元,正在成为大湾区一支重要的产学研力量。 高校密集闯入VC圈 高校LP,悄然在创投圈活跃起来。 去年7月,交大未来小苗基金出现了一位高校LP上海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作为交大系LP中的核心力量,上海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诞生于2021年,首期规模高达10亿元,专门服务交大师生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总规模约30亿的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更在早前通过旗下菡源资产以LP身份出资了红杉中国、启明创投、中金资本、云启资本、明势资本、耀途资本、金沙江创投、启高资本、联新资本、本草资本等一众知名投资机构。 另一个绕不开的高校LP,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由民政局批准成立,是建国后最早正式注册的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清华大学基金会已作为LP出资超过50次,投资几乎覆盖大半个VC/PE圈:弘毅投资、CPE源峰、鼎晖投资、愉悦资本、英诺天使基金、清控银杏、源渡创投、清科母基金、高瓴……名单很长很长。 不止于此,更火热的一幕展开:越来越多高校不满足于作为LP参与创投事业,而是亲自下场做起VC。仅去年12月,就有复旦科创母基金和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两支高校VC基金成立,投向硬科技创业领域。 此后,财信金控与中南大学、长投控股联合设立了一支中南校友惠湘基金;更为轰动的是,今年1月20日,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由九安医疗、天开集团、海河产业基金、天津大学北洋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北洋海棠基金共同在天开园设立。 高校为何如此主动且深入地参与创投事业?这背后离不开一个词科技成果转化。一直以来,高校里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都是学界和产业界的痛点,科学家手握前沿科研成果,却不知如何进行市场化,往往让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与此同时,随着“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趋势愈演愈烈,手握大量原创技术的高校项目被投资人“围猎”。身处硬科技创业这场接力赛中,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想要实现技术落地,创投的力量必不可少。于是我们看到,他们或手握资源做起LP,或联手校友成立VC,目的都是依靠近水楼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这样热闹的一幕正在继续着。...
讯方技术闯关北交所,业务依赖华为,净利润波动较大

讯方技术闯关北交所,业务依赖华为,净利润波动较大

小微 小微
70844
2024-02-29
(原标题:讯方技术闯关北交所,业务依赖华为,净利润波动较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北交所官网,2月27日,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方技术”)已收到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三轮审核问询函,其中关于单一大客户依赖是否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盈利稳定性及真实性核查等问题遭到问询,保荐人为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生产经营的合法合规性再次遭到问询。第三轮审核问询函显示,报告期各期,讯方技术存在未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保、公积金,以及通过第三方代为缴纳社保、公积金的情形,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委托第三方代为缴纳的员工人数1335人,占比约36%。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此问题,监管要求讯方技术详细说明报告期各期应缴未缴社保、住房公积金的具体金额,以及委托第三方代缴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与测算依据。应缴未缴社保和住房公积,以及第三方代缴情形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采取行政处罚的风险。 格隆汇了解到,在此前的问询回复中,讯方技术对与华为公司合作模式及可持续性、收入确认合规性、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大客户依赖风险、成本费用与收入规模匹配性等问题进行了回复。 讯方技术是一家专注于ICT领域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要为通信设备厂商、大型企业、运营商等提供运营商网络技术服务、企业网络技术服务等企业信息技术服务。 1 业务依赖华为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讯方技术的营业收入分别约4.58亿元、6.04亿元、8.84亿元、4.53亿元,净利润分别约4824万元、2246.63万元、7205.29万元、2904.12万元,尽管公司营收呈上升趋势,但净利润波动较大。 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图片来源:招股书 讯方技术存在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7.10%、17.84%、18.06%和16.72%,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受企业信息技术服务毛利率水平下滑影响。 报告期内,企业信息技术服务的营收占比在7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高校实训室解决方案和人才培养服务的营收占比有所下降。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讯方技术的企业信息技术服务盈利主要来自于向客户提供运营商网络技术服务、企业网络技术服务等企业信息技术服务;同时讯方技术还为高校提供现代通信综合实训室解决方案、物联网专业实验室解决方案、云计算专业实验室解决方案、大数据专业实验室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专业实验室解决方案;并开展人才培训业务,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华为、红帽等厂商的认证培训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通信设备厂商、大型企业、各级各类高校,其中华为是讯方技术的第一大客户,2020年至2023年1-6月,来自华为的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29%、80.95%、81.52%和86.81%,占比较大,存在主要业务依赖华为的风险。 华为为电信、金融、电力、油气等各行业主体数字化需求开发了标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讯方技术通过提供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与华为协同向各行业终端客户交付智能化解决方案,参与的业务环节主要包括规划方案、总体技术方案、实施方案等设计与实施。 公司在华为解决方案产业链中的定位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2 存货规模逐年上升 讯方技术存在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的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约1.25亿元、1.82亿元、2亿元、1.98亿元,整体呈上升趋势,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29%、30.05%、22.66%和43.70%,占比较大,如果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可能存在坏账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存货规模也有所增加。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5037.91万元、8261.68万元、9538.14万元、1.12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未来如果下游行业发生变化,公司可能发生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存在存货减值的风险。 本次申请上市,讯方技术拟募集资金用于区域服务网络建设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