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资金面迎来“春节因素” 14天期逆回购有望开启

小微 小微
70960
2024月02月01日

(原标题:2月资金面迎来“春节因素” 14天期逆回购有望开启)

2月资金面迎来“春节因素” 14天期逆回购有望开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报讯(记者 刘扬) 月初公开市场转为净回笼。2月1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根据Wind数据,当日有466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回笼4230亿元。此前,1月25日至1月31日的5个交易日里,央行共向市场投放了13130亿元,以便资金面跨月。

2月资金面迎来“春节因素” 14天期逆回购有望开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入2月,从资金需求端来看,影响春节前后资金面波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债券供给、银行信贷“开门红”以及过年现金需求;从资金供给端来看,流动性主要来源于央行的宽松货币操作。除此以外,由于春节假期在2月中上旬,因此,春假前后的资金面波动还会受到财政支出和税期预缴的影响。

2月资金面迎来“春节因素” 14天期逆回购有望开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受企业发薪结算、居民消费或人情往来等因素影响,春节期间企业和居民对现金的需求通常会增加,造成货币发行项在历年春节月份往往环比上升。从DR007偏离政策利率幅度和春节月份现金漏损规模的相关性来看,两者从2017年起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需关注现金漏损因素扰动下,2月资金面环比收紧的可能性。”国投证券固收首席尹睿哲分析认为。

今年1月24日,央行表示,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1万亿元左右流动性。

根据Wind统计,2018年至2023年期间,除2021年外,央行均采用降准方式来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缺口。不过,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下调已让降准空间愈发珍贵,央行实施降准的幅度也相应减小,现阶段调降幅度已调整为0.25个百分点,且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此外,央行还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春节前资金面波动。比如,2018年,央行于1-2月连续两月超额续作MLF,实现净投放2580亿元,并于2月通过逆回购净投放3400亿元;2021年,央行在1月超额续作MLF,净投放资金2000亿元;2022年,央行于1-2月连续超额续作MLF,通过MLF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7000亿元;2023年,央行除了通过MLF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外,还采用国库现金定存向市场净投放资金500亿元。

“预计央行会适时开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并适度加大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维护跨节资金面。”尹睿哲分析认为,“目前流动性投放规模较高、后续降准资金释放以及当下消费信心相对不足的利好因素下,资金面收紧程度可能有限。”

根据Wind统计,从2018年至2023年M0变化情况来看,春节期间现金需求规模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约为1.17万亿元和1.21万亿元,总体相差不大。这也意味着今年春节期间的现金需求规模或将达到万亿元。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突发利空,美股大跌!

突发利空,美股大跌!

小微 小微
51522
2024-02-14
(原标题:突发利空,美股大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知贷款申请材料虚假,仍长期放贷数十亿元!这家农商行员工违法放贷“窝案”的犯罪细节近日公之于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裁判文书网集中披露的多份判决书显示,河南伊川农商银行的多个分支机构中,有包括支行行长、副行长和客户经理在内的多名银行工作人员涉及违法发放贷款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等行为,被判处三年至十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已公开的法律文书来看,这起案件有典型的“窝案”特征,致使贷款申请、审查程序长期流于形式,最后造成该行重大损失。 外围股市方面,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该数据高于预期,这也给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增加不确定性。当天美股大跌,道指跌524.63点,跌幅为1.35%,创2023年3月2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美股大跌 当地时间周二,美股大跌。道指跌524.63点,跌幅为1.35%,报38272.75点,创2023年3月2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纳指跌幅为1.80%,标普500跌幅为1.37%。 美国劳工部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涨幅较去年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涨幅。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核心通胀率加速增长,尤其是居住成本居高不下,为通胀持续走低增添压力,也给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增加不确定性。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一项跟踪数据显示,当天数据发布后,市场预计,美联储在今年3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的可能性飙升至90%以上,在5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降至不足35%,而维持利率的概率超过60%。 大型科技股普跌,亚马逊、微软、特斯拉跌超2%,谷歌、苹果、英特尔跌超1%,奈飞小幅下跌。Arm跌19.46%,报119.98美元。 多名支行行长违法放贷数十亿元 日前,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集中披露了多则案由为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判决书,涉案者包括伊川农商行平等支行两任行长金某卿和彭某、伊川农商行彭婆支行原副行长冯某君,以及某某路支行原行长何某武等人。更触目惊心的是,这些涉案人涉案时长甚至横跨2011年至2022年,有人涉案金额更是高达数十亿元。 例如,时任伊川农商行平等支行行长的金某卿犯违法发放贷款罪、挪用资金罪,其继任者,时任平等支行行长彭某同样犯违法发放贷款罪,二人分别于2022年6月30日被孟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6日被逮捕,随后被羁押于当地看守所。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8月至2018年1月,金某卿担任伊川农商行平等支行行长及支行贷款管理小组组长,负责支行内部管理及信贷业务审查、审批工作。其间,在金某卿的主导下,信贷员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没有尽职履行调查责任,金某卿也没有尽职履行审查责任,长期违反国家规定审批发放贷款,并在贷款到期后,为借款人发放换据贷款增加额度以贷倒贷,使贷前调查、贷款审查、审批流于形式,致使银行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除此之外,金某卿还利用其担任支行行长的职务便利,为帮助自己同样在银行工作的妻子季末冲存款任务,将平等支行资金池账户部分资金转入金某卿妻子所在银行,挪用资金达9次,挪用资金累计达2.14亿元,单次最多达6000万元。 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彭某担任伊川农商行平等支行副行长兼客户经理A岗,在时任行长金某卿的主导下,彭某违反国家关于贷款发放的规定,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未尽职履行调查责任,使贷款调查流于形式,撰写缺乏真实性的调查报告提供给银行贷款审批部门,致使贷款发放。 经审计,金某卿在任职平等支行行长期间,审批发放贷款561笔,金额44.76亿元,截至2018年1月末,上述贷款形成存量83笔,金额6.72亿元。彭某在任职伊川农商行客户经理A岗期间,违法发放贷款156笔,金额12.05亿元,截至2017年末,上述贷款形成存量25笔,金额2.08亿元。彭某在任职平等支行行长期间,审批发放贷款199笔,金额19.77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上述贷款形成存量89笔,金额4.63亿元。 判决书显示,伊川农商行存在的贷款乱象并不是个例,还存在多个分支机构中。另一则判决书显示,伊川农商行彭婆支行副行长、客户经理冯某君犯违法发放贷款罪、职务侵占罪。其中负责信贷业务的冯某君违反国家规定,对贷款人的真实性、借款用途、担保能力等未尽职调查,撰写内容不真实的调查报告提供给银行贷款审批部门,导致贷款发放。经审计,违法放贷共计171笔,金额5.89亿元,截至2022年5月,结欠本金仍有1.79亿元。 此外,冯某君利用其负责信贷业务的职务便利,通过虚构贷款用途、购销合同、虚假资产证明材...
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小微 小微
66423
2024-02-19
(原标题: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18日至19日,新春上班伊始,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座谈会由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主持。专家学者、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私募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代表参与座谈。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聚焦当前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以及制约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深入研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大家认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直接关系亿万投资者的“钱袋子”,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严之又严抓监管,汇聚合力强信心。建议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规范各类交易行为,提升制度公平性。发展壮大专业投资力量,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与会代表表示,近期证监会严肃查处了一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案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震慑效果,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形成更多有宣示效应的案例,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证监会负责同志认真听取与会代表发言,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证监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证监会负责同志表示,当前证监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入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各项工作。资本市场涉及方方面面,越是在形势复杂严峻的时候,越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证监会将认真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包括批评意见,经过论证切实可行的马上就办,一时不具备条件的做好沟通解释,及时回应市场关切,依靠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 2月18日,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召集证监会党口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推动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更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中央金融工委部署要求。会议强调,证监会系统要正视自身建设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坚守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从严监管、从严管理,切实改进作风,强化执行力建设,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真正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来个大转变,坚决维护市场稳定,防控市场风险,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证监会有关司局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
?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

?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

小微 小微
51375
2024-02-24
医药央企华润集团的化药板块整合再进一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润双鹤2月23日晚公告,为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产品线,形成“女性健康+儿科”的专科产品序列,公司拟斥资31.1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 华润化药整合再进一步 双鹤31亿元收购紫竹 华润双鹤2月23日晚公告,为落实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产品线,完善产品矩阵,形成“女性健康+儿科”专科产品序列,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拟与北药集团签署《关于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 此次交易作价以评估值为依据,评估基准日为2023年8月31日,最终采用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确认华润紫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31.15亿元。以资产评估报告确认的华润紫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依据,华润紫竹100%股权转让价款为31.15亿元,较其单体财务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11.52亿元增值率为170.40%。 华润紫竹拥有女性健康用药及器械、口腔用药、眼科用药、糖尿病用药、原料药等产品线,生殖健康类药品上市后始终占据国内、国际市场重要地位,毓婷是该公司旗下知名品牌。 此次交易是华润集团化药板块业务整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丰富华润双鹤在专科领域的产品线。 2022年,华润紫竹实现营业收入9.59亿元,净利润2.69亿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2.66亿元。2023年1-8月,华润紫竹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净利润2.82亿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2.51亿元。 从净利率来看,华润紫竹是华润双鹤的两倍以上,资产质量较好。 持续并购 扩大非输液业务 近年来,通过并购整合,华润双鹤的非输液板块在不断发展。 2023年,华润双鹤收购天安药业89.68%股权以丰富公司糖尿病药物产品管线;2022年8月,公司宣布收购神舟生物50.11%的股权,以快速进入生物发酵领域,同时公司进一步收购天东制药31.25%的股权,实现对天东制药70%的控股,以更好地整合公司资源,在肝素抗凝领域实现更好发展。 在华润双鹤看来,中国的原料药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能力,仅作为制剂的配套很难形成国际竞争力。 神舟生物和天东制药都属于相对国际化的公司,天东制药是通过欧盟EDQM和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也是唯一拥有依诺肝素钠原料药欧盟CEP和美国EIR双证书的国际化企业,神舟生物70%的业务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对这两家企业的并购,华润双鹤将更好地完善其国际化网络,进一步扩大原料药出口规模,同时通过原料药出口带动制剂出口。 2022年10月,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在华润双鹤调研时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华润双鹤要坚定不移做好创新转型,要重点关注投资并购能力提升。 2023年8月,华润双鹤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抓紧行业整合窗口,围绕领域拓展和能力提升开展外延并购和产品引进,深化产业链延伸,并购转向差异化和创新方向,打造高端仿制、首仿生物、创新高端技术平台。公司正在积极寻找符合公司战略的并购标的。 在此次通过收购华润紫竹进入妇科领域之外,华润双鹤还在积极布局,与企业进行相关产品合作,将儿科领域要扩展到大儿科,目前部分项目正在洽谈中。...
MWC2024直击丨华为终端迎来“关键时刻”:收复全球高端阵地

MWC2024直击丨华为终端迎来“关键时刻”:收复全球高端阵地

小微 小微
49405
2024-02-27
(原标题:MWC2024直击丨华为终端迎来“关键时刻”:收复全球高端阵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巴塞罗那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6日,全球最大规模的通信展MWC2024拉开帷幕。在这个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上,华为终端展示了手机、平板、可穿戴等一系列产品。 如果说华为终端在2023年跨越了寒冬,那么2024年,便是华为迈向全球的关键之年。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全新的起点上,华为正在加速国际化布局。 当前,科技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单个产品,各家比拼的是成体系的硬件矩阵、万物互联的完整布局,同时也在研发实力上互相较量。华为坚持压强式的研发投入,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9773亿元。 去年,华为在中国市场横空推出了“先锋计划”,华为Mate 60系列、Mate X5等手机产品供不应求。多位华为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国内市场增长的同时,2024年华为正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今年的MWC也将是重要的节点和舞台。 手机之外,华为平板和可穿戴品类也在继续成长。2023年,华为平板历经十年,累计出货量超1亿台。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平板电脑销量同比下降10%,全年售出1.353亿部平板电脑,前五名分别是苹果、三星、联想、华为和亚马逊,华为是前五名中唯一增长的品牌。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华为在2023年推出首款黄金智能腕表。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9%,苹果排名第一,三星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华为,以1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高端市场并不是简单的高价格市场,额外的品牌和技术溢价意味着在技术层面可以持续投入,参与到全球技术竞争的格局之中。 在华为终端回归之后,高端市场的新排位赛正在刷新。Counterpoint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了27%,苹果保持了市场领导地位,然而从第三季度开始,华为已重新在高端市场上硬刚苹果。 与此同时,报告也提到,尽管华为强势回归,但小米、OPPO、vivo等国内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今年全球化、高端化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今年对于华为而言也将是关键时期,华为正在技术创新、市场布局上继续加大力度,争夺全球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从去年华为手机发布回归正常节奏来看,今年华为还将加大对消费者业务的投入,持续巩固国内市场,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怎么干?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怎么干?

小微 小微
59334
2024-03-06
来源:第一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供给能力和潜在增长率的关键助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如何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强化等也是热议的话题。 新质生产力要靠原始创新 当前,我国很多产业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卡脖子”技术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前端的科技创新力量。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6.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5.25万个项目。 虽然研发经费和基础研究经费占比逐年增加,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多措并举,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让科技创新贯穿每一个发展环节。 黄勇平今年就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建议,他在调研中发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很多企业无法直接拿来用,也不愿投钱进行转化。黄勇平认为,针对这个问题,政府的投入还是太少,建议出台全国层面的转移转化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入,同时培育更多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人才,更好推进实验室成果的社会化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邓中翰表示,新质生产力要在原创性、颠覆性的底层技术创新上寻找答案。例如,人工智能芯片的架构和技术创新能够大幅提升计算效率,支撑人工智能为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创新,助力培育新的模式、业态和动能,这些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现。希望有关部门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发展标准化生态,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创新领域的人才、企业加以精准扶持,为硬科技公司的技术攻关提供更多支持。 在3月4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娄勤俭介绍,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交叉融合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主张,开放合作才是探索科技前沿、推动科技发展的正确选择,科技竞技场应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损害全球产业发展,拉大全球发展鸿沟。 “只要我们坚持自立自强,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任何一项已知的技术,要卡是卡不住的,最多就是时间问题。”娄勤俭说,关键是我们要加强科技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我们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而是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娄勤俭介绍,下一步将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立法,特别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有关伦理、道德、安全等重要问题,不断完善科技法律体系。 加强企业主导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出明确部署,企业从“技术创新主体”转变为“科技创新主体”,这一转变也对企业参与科技活动有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逐年增长,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待加强。 根据此前发布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从领域上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费主要用于内部支出,外部支出经费少。行业间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差距悬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支出规模最大。 在基础研究方面,企业执行基础研究经费不足是中国基础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2020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中企业执行占比仅为6.52%,同期美国基础研究企业执行比例达32.14%,日本这一数据是47.07%。 “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要性。”《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撰写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孙玉涛告诉第一财经,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经的发展过程,“企业在还未到领先水平的时候,他们可以去学已有的领先技术,但是一旦进入了‘无人区’,就必须自己去做一些前沿的东西,因为没有前人可以学习。”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就计划提交一份《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案》。 该提案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为...
国泰君安朱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向明确

国泰君安朱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向明确

小微 小微
70039
2024-03-07
(原标题:国泰君安朱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向明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明确了下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强化了“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国泰君安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健表示,这不仅指明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方向,也为证券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 朱健表示,作为国有综合性证券公司,国泰君安将积极落实证监会的系列政策,回归金融本源,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零售、机构、企业三类客户服务体系,全力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一是深入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理念,坚定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坚守长期主义和信义义务,加快提升资产配置等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体验更佳、获得感更强的专业财富管理服务。设立投资者权益保护专门部门,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公司重要的核心任务,努力引导投资者培育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二是更好发挥机构与交易专业能力,全力服务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深化“综合销售+专业销售”的机构客户服务模式,外溢专业交易投资能力,整合输出全方位、定制化的服务方案,一站式满足中长期资金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更好服务资本市场投资端功能建设,助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三是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切实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把好IPO入口关,不断提高保荐能力和执业质量。积极打造产业投行,强化“投行―投资―投研”联动,积极培育适应全面注册制要求的定价等综合能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提高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专业服务能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持续提升。 四是作为上市公司主体,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深入落实证监会关于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的工作要求,通过常态化分红、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多措并举,主动提升投资者回报。 五是坚守合规底线,筑牢“稳健合规文化”核心能力支柱。主动适应“严监严管”要求,全面筑牢“业务单元、合规风控、稽核审计”三道防线,推动形成体系完备、标准统一、分级管理、沟通高效、监督有力的合规风险管控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校对:赵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