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直播凭借其即时性、互动性和传播效率高的特点,迅速成为大众获取信息、消费娱乐的重要方式。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在线办公、远程教学、直播带货等场景需求激增,进一步推动了直播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已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播电商占比超过6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络直播设备作为整个直播生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涵盖摄像头、麦克风、灯光、编码器、采集卡、推流软件、三脚架、稳定器、导播台等多个品类。其性能直接影响直播画面质量、声音效果与用户体验,因此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前景广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直播设备市场规模约为3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8%,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8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直播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娱乐直播向电商直播、企业直播、教育直播、政务直播等领域延伸;
用户门槛降低,参与度提升: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带动全民直播热潮;
设备价格下探,性价比提升:国产厂商推出高性价比产品,降低了用户进入门槛;
政策支持鼓励新型数字经济发展: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直播电商、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发展。
(二)产品类型日趋丰富
当前中国网络直播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图像采集设备:
直播摄像头(如罗技C920、奥尼、飞利浦)
手机云台、运动相机、专业摄像机
音频采集设备:
USB麦克风、领夹麦、无线麦克风系统(如枫笛、得胜、森然)
灯光系统:
LED环形灯、补光灯、便携式打光设备
视频传输与处理设备:
视频采集卡、编码器、导播台、推流盒
辅助设备:
三脚架、手机支架、稳定器、提词器、背景布等
随着技术进步,集成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直播套装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三)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直播设备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具体体现在:
高清化趋势明显:1080P、4K甚至8K分辨率设备逐步普及;
智能算法加持:AI美颜、虚拟背景、自动对焦、语音识别等功能广泛应用;
无线化、便携化增强:蓝牙连接、Wi-Fi推流、移动电源供电等设计提升使用便捷性;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过去依赖进口的高端设备正逐步被国产品牌取代。
中国网络直播设备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中游设备制造商以及下游应用场景三大环节。
(一)上游环节
包括传感器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麦克风模组、LED光源、塑料外壳、金属配件、电池、PCB板等。其中:
图像传感器以索尼、豪威科技为主;
麦克风模组多由楼氏电子、歌尔股份等企业提供;
LED光源由欧普照明、雷士照明等厂商供应;
塑料与金属配件实现本地化生产。
(二)中游环节
以直播设备制造为主,代表企业包括:
摄像头类:
罗技(Logitech)、奥尼、飞利浦、联想、华为
麦克风类:
森然、枫笛、得胜、ISK、舒尔(Shure)
灯光类:
影石Insta360、神牛Godox、爱图仕Aputure
导播/推流设备类:
北京洋铭、视臻科技、大疆DJI、Zoom、OBS开源推流软件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小米、京东京造、天猫精灵等电商平台推出自有品牌直播套装
此外,还有大量中小型厂商活跃于细分市场。
(三)下游环节
主要包括:
电商主播与MCN机构:用于直播带货;
教育培训机构:用于线上课程录制与授课;
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用于政务直播、企业会议、品牌发布;
娱乐公司与个人创作者:用于短视频创作、游戏直播、才艺表演;
跨境电商与海外直播团队:用于国际市场推广。
(一)市场集中度较低,多元化竞争格局明显
目前中国网络直播设备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绝对垄断格局。CR5(前五大企业市占率)约为35%,呈现出“国际品牌+本土品牌+电商平台”的多元竞争态势。
主要参与者包括:
国际品牌:
罗技、森然、舒尔、飞利浦等,定位高端市场;
本土品牌:
枫笛、奥尼、影石、得胜、洋铭等,主打性价比路线;
电商平台自有品牌:
京东京造、天猫精灵、小米有品等,借助渠道优势快速扩张;
跨界品牌:
大疆、华为、苹果等通过影像或通讯设备切入直播市场。
(二)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尽管国产替代趋势加快,但在高端摄像头、专业级麦克风、导播台等领域,外资品牌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影视级直播、大型活动转播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竞争焦点转向综合服务能力
随着客户对直播质量要求的提高,行业竞争正从单一设备销售向“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企业需具备从设备选型、系统搭建、技术支持到后期维护的全流程能力。
(一)同质化严重,品牌溢价不足
由于入行门槛相对较低,导致中小企业众多,产品功能趋同,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影响行业整体利润水平。
(二)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虽然部分基础元器件已实现国产化,但高端图像传感器、音频处理芯片、无线传输模块等仍依赖国外供应商,制约自主创新能力。
(三)售后与服务体系不完善
部分中小品牌在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用户体验和品牌口碑。
(四)政策监管趋严
国家对网络直播内容监管趋严,间接影响直播设备的需求节奏,尤其是部分违规直播平台被整顿后,短期对设备销量造成一定冲击。
(一)高清化、智能化、无线化成为主流方向
未来直播设备将朝着更高画质、更低延迟、更强交互的方向发展,AI驱动的自动剪辑、语音识别、虚拟背景等功能将成为标配。
(二)一体化直播解决方案兴起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采用“一站式”直播设备包,包含摄像头、麦克风、灯光、采集卡、支架等,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快速部署需求。
(三)企业级直播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远程会议、内部培训、品牌发布会、电商直播等企业级直播需求快速增长,带动对专业级直播设备的需求上升。
(四)出海步伐加快,国际化布局提速
中国企业依托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欧洲等海外市场,推动全球直播设备市场的再平衡。
(五)与元宇宙、虚拟现实深度融合
随着VR/AR、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直播将更加沉浸式、互动化,对直播设备提出更高要求,催生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
欲了解网络直播设备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