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强美元下,中国央行的几个“心思”

小微 小微
58341
2024月11月16日

(原标题:【首席观察】强美元下,中国央行的几个“心思”)

【首席观察】强美元下,中国央行的几个“心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6日之后的全球金融市场,仿佛开启了高频震荡模式。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引发大类资产连锁反应,汇率、股市及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首席观察】强美元下,中国央行的几个“心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13日,美元指数强势升破106,有着“数字黄金”之称的比特币攀升至每枚93000美元,黄金巨幅回调失守2560美元/盎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CNH)收于7.2483。

这天,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6%,高于9月的2.4%,符合市场预期,这显示通胀压力温和。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12月继续降息,但需密切关注未来的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

11月13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11月14日,市场大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报收3379.84 (-1.73% )、11037.78(-2.83%)、2334.96(-3.40%),全市场成交额为18712亿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66,创2023年11月3日以来的新低。

就这样,在11月4日至8日的“超极周”落幕后,全球市场进入了“蝴蝶振翅,风起云涌”的“强美元”回归阶段。在全球金融市场如此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宏观政策如何发力引人关注。

怎样“守”住汇率底线,“强”内需?中国央行的“心思”背后藏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汇率焦点

在强美元压力下,我们该如何“守”与“攻”?

美元的强势上行引发资本回流美国。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至4.460%,抬高了全球融资成本,这对外币债务较重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尤为不利。在这种环境下,近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波动。

核心在于,“守”住汇率底线,还是“攻”内需?根据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中的表态,央行的基本策略是“稳中求进”,特别是在汇率管理上,坚持“合理区间内稳定波动”的基调。

稳定的汇率不仅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石,也是防止资本外流的关键。同时,央行也必须平衡内需和经济增长,因此会在货币政策上保持灵活,以确保在抑制汇率大幅波动的同时不至于对经济增长形成太大压力。

显然,中国央行的“工具箱”,不仅仅限于汇率调控,也不局限于简单宽松或收紧。货币政策继续大幅宽松,可能会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若不宽松,又可能制约经济增长。因此,央行采取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侧重于“定向滴灌”,例如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再贷款支持,既避免全面放水引发的贬值压力,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那么,汇率调控的“边界”在哪里?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未来五项工作考虑,其中第一项是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必须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稳汇率不意味着死守某一固定点位,而是要让人民币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充分尊重市场的价格信号。中国央行通过调节市场预期,在确保汇率稳定的同时也为货币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随着美元持续走强,中国央行可能会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管理汇率预期等方式来稳定市场信心。但市场认为,中国央行或许不会轻易过度干预,以免影响人民币的市场化程度。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剧烈波动。美元指数持续攀升,推动商品价格普遍下跌,黄金价格跌破2560美元/盎司,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6关口,比特币价格则突破92000美元。这种强美元环境给全球非美货币带来了普遍压力,但人民币的表现相对稳健,贬值幅度小于其他主要货币。

彭博中国区固定收益分析师廖彬认为,纵观历史,2016年和2020年美国大选前后美元的走势显示,选举对美元的影响往往在选举结果公布后的40—45个交易日内达到顶峰,然后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退。这意味着今年的选举结果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汇市,但这种影响会逐渐消退,具体情况取决于政策的实施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美国2025年的周期性前景。

“强美元”与“强内需”

眼下,美元之强势,更反映了市场对特朗普胜选后强美元政策的预期。

从更长远来看,经济周期逐步分化可能会带来更多挑战。中国经济仍在内需驱动的持续复苏过程中,若美元继续保持强势,可能会增加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中国央行需要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考虑到这一潜在风险。

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财政政策的重要性愈加凸显。11月8日亮相的10万亿化债计划被视为拉动内需、缓解地方债务压力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是对财政支持力度的加码,或许也是为货币政策“减负”。如果财政政策能在拉动经济上“打前站”,那么央行将有更大空间专注于汇率的稳定性和金融风险的防范。

近期一揽子政策的设计,其“魔力”就在于政策“大礼包”的“双刃剑”效应。

问题在于,尽管大规模政策的确激活了一部分需求,却也带来了流动性“水涨船高”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导致信贷偏离实体经济而流向资本市场。这就是政策“大礼包”的“双刃剑”效应:在宽松货币环境下,如果信贷需求不足或流动不畅,宽松政策的效果难免滞后。然而,这或许也是特殊时期的必要选择——以“人民币资产的增值”为“时间换取空间”的策略,为实际经济增长赢得空间。

再说白名单的特别安排,可谓是“扶老”与“助新”的“结合拳”。央行的意图显而易见:除了支持传统基建、房地产等项目,还希望借此机会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领域的“新伙伴”。

白名单项目还传递出一个对外政策信号。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尤为重要。因此,将这些项目纳入白名单不仅是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向市场传递信心:中国正在积极管理系统性风险,中国央行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基调。这种“稳经济、促汇率”的间接方式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是一种务实选择。它在不触及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避免了直接干预汇率可能带来的国际压力,同时也通过增强经济基本面来支撑汇率稳定。

回归到经济基本面,从10月金融数据来看,好消息是10月末M1(狭义货币)的增速终于回升,这显示出市场流动性逐步回到企业端的生产活动中;而M2(广义货币)的增速继续上行,反映了充足的市场流动性。不过,在这些数据背后,还是隐藏着“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隐忧。

以居民信贷为例,10月个人住房贷款需求虽然有所企稳,但总体上还不足以支撑楼市全面回暖。企业端信贷也有所放缓。眼下个别企业有时宁愿通过票据融资获得短期流动性支持,而非长期贷款。

全球资产重定价

强美元环境通常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下跌,黄金表现乏力,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出现剧烈波动。一方面,强美元抑制了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对数字资产的兴趣增加,反映出避险需求的多样化选择。

美元走强通常对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产生下行压力。当美元升值时,其他货币持有者购买这些商品的成本上升,需求因此下降,商品价格承压。此外,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进一步抑制了需求,推动商品价格下跌。

受美元走强和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影响,黄金价格持续下跌。美元走强使得非美元货币持有者购买黄金的成本增加,从而抑制需求。同时,随着国债收益率上升,持有无收益资产(如黄金)的机会成本上升,投资者因此转向其他资产。

与此同时,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6,贬值至34年来的低点,原因在于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日美利差扩大,资金流向美元资产。此外,市场对日本经济增长乏力的担忧加剧了日元的贬值压力。

相比之下,比特币价格创下新高,主要受投资者预期美国新一届政府可能推出有利于加密货币的政策影响。新当选总统在竞选期间承诺将美国打造成“全球加密货币之都”,并计划建立国家比特币储备,激发了市场的乐观情绪。此外,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以及市场对加密货币监管环境改善的预期也推动了比特币的上涨。

随着全球市场进入新一轮的资产重定价,中国在外汇储备管理、资本流动管理上或也面临新考验。中国央行将关注强美元的溢出效应,确保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与此同时,有关方面是否会加速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为境内外资金提供更稳定、高效的投资渠道,以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在这种全球环境下,这一问题值得关注。

央行的“心思”

不言而喻,在强美元之下,中国央行的政策充满了“攻守兼备”之谋略。

通过稳汇率、定向支持内需,中国央行试图在不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前提下,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国际环境动荡、市场预期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的“心思”或仍在随着市场环境不断调整。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这场“强美元”与“稳汇率”的较量,将是洞悉未来市场动向的关键。

与此同时,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或许可以从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窥见中国央行的几个“心思”:

一是灵活操作,精准滴灌。中国央行强调会继续使用定向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意味着虽然大礼包的“总量政策”会持续,但未来的发力点或将更倾向“结构性政策”,让政策红利精准流向高新技术、绿色经济等关键行业。

二是避免过度宽松,防范金融风险。当前,流动性充裕可能导致资金“脱实向虚”,即流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等领域,这并不是政策希望看到的。所以中国央行的心思还在“中性宽松”上,避免市场资金过度炒作。

三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同稳增长。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多次提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在经济面临增长压力下,单靠货币政策托底并不够,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发力显得尤为关键。未来两者或会更好地配合:央行通过结构性工具支持创新和绿色项目,财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专项债的发力,形成合力。

望正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长刘陈杰认为,一方面,2025年宏观经济形势面对外在压力,新一轮贸易摩擦可能拉低明年中国GDP增长约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压力,扩大内需,应对有效需求不足将是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

按照望正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的测算,再增加4个百分点左右的广义财政赤字率较为适宜,如财政赤字率提升1个百分点和专项债、特别国债提升2个百分点补足有效需求,针对新一轮贸易摩擦,准备1个百分点的广义财政赤字对冲。

在市场调整之际,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不少声音在期待“慢牛”行情的到来。为了防范泡沫和潜在风险,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和定向支持的节奏。对于投资者而言,稳健投资、跟随政策导向布局高质量行业,或许是当前环境下的更优选择。

其实,央行的心思并不复杂——通过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配合财政政策的托底,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并推动高质量发展。这种稳中求进的思路不仅是对当前国际环境的理性回应,也是实现内需恢复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底牌”。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金融舆情周报: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金融舆情周报: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小微 小微
66990
2024-02-08
一、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货币政策稳增长力度稳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月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同时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央行降准超市场预期。2023年央行两次降准,幅度都是0.25个百分点,单次释放长期资金5000亿元左右。今年开年,央行释放“加倍”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 这次降准有力弥补了节前流动性缺口。2023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已通过MLF超额续作、新增PSL等方式投放流动性逾2万亿元,但据市场估算,春节前流动性仍有一定缺口。 2.证监会: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提出了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严禁证券公司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三方面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的措施。 同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还就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公告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对于市场关注的热点予以回应,首次提出严禁融券变相T+0交易,体现了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理念,也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预计后续融券规模将平稳有序下降。 3.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 吴清出任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据新华社2月7日消息,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 吴清由此成为证监会第十任主席。前九任主席分别为刘鸿儒、周道炯、周正庆、周小川、尚福林、郭树清、肖钢、刘士余、易会满。 二、行业观察 1.新春优惠享不停!年前银行打响信用卡营销战 近段时间以来,从国有大行、股分行到城商行、农商行等各家银行密集推出各类信用卡新春营销活动,覆盖年货筹备、美食餐饮、旅游出行、休闲文娱等多种消费场景。 今年这波信用卡营销战中,除了一贯的联合电商、支付平台及线下商户推出折扣、满减活动外,还有多家银行将重点放在了新春出游方面,包括Visa卡支付及境内外出游消费优惠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春节等大小节日往往是银行信用卡固定的营销时点,境内外出游优惠是今年新春营销的一大亮点。不过除了通过各类优惠活动拓展业务外,银行还需持续洞察用户需求、挖掘用户价值,将服务渗透到各个场景中,使用户获得不断升级的体验,才能改善信用卡用户的留存率和使用率。 2. 1月新增信贷或落于单月第二高点 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更加均衡 历年1月都是银行力争“开门红”的信贷投放大月。今年,在把握好新增信贷均衡投放的基调下,开年信贷数据会呈现什么特点?多位机构人士预测,1月新增信贷在4.5万亿元到4.7万亿元的区间,略弱于去年1月创下的单月历史新高“4.9万亿元”,有望成为单月新增信贷数额的第二高点。“今年信贷投放节奏将趋于平稳。”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1月和一季度的信贷投放将为宽信用奠定总基调,可能成为市场行情的“胜负手”。但中长期看,不必对信贷月份间的大幅波动过度解读。 3. 8家A股上市银行2023年“成绩单”亮相 整体业绩喜忧参半 首批A股上市银行晒出2023年“成绩单”。截至2月6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8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3年业绩快报。其中,8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家银行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多家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整体业绩预喜,但也有挑战——部分上市银行去年营收出现负增长。对于2023年的上市银行业绩表现,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利润增长表现坚挺,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但受净息差持续收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走弱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仍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三、公司新闻 1.十余家村镇银行 获密集动作! 近日,无锡银行对外公告表示,该行完成了对泰州姜堰锡州村镇银行的股份收购,持有姜堰村镇银行股份比例已由51%增加至60%。此外,杭州联合银行受让了两家村镇银行股份事宜,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批复。 履行“第一责任人”角色,向旗下村镇银行增持以达到绝对控股,并加强对下属村镇银行的管理,成为当前主发起行重要的动作。此外,据券商中国不完全统计,进入2024年1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已披露了13份有关村镇银行被主发起行增持的消息。 2.威海地方国资受让9.2%股权,上位威海农商行第二大股东 2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显示,同意山东威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海农商行”)股...
刚刚!亚洲顶流,7200亿豪赌!

刚刚!亚洲顶流,7200亿豪赌!

小微 小微
48990
2024-02-17
(原标题:刚刚!亚洲顶流,7200亿豪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春节期间,AI彻底火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曾自嘲为“秃头骗子”的亚洲顶流级投资人孙正义今天早上传来让人震撼的消息。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这位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的创办人正在寻求高达1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7200亿元)的资金,来创建一家芯片合资企业,以便和英伟达( NVDA-US )竞争,供应人工智能(AI) 技术所需的半导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孙正义可谓是风光无限。受人工智能龙头英伟达以及业绩的影响,Arm(安谋)的市值在三个交易日就大涨超过了一倍,而持有Arm股份约90%的软银股价亦大幅飙升近20%。可以说,孙正义已经彻底翻身。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话题也在这个春节疯狂发酵。北京时间2月16日凌晨2点左右,美国OpenAI公司正式发布其首个文本-视频生成模型Sora。此模型发布即爆火。有大佬甚至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时间从十年缩短到了1年。可以说,A股还未开盘,这个板块的意念盘已经暴涨。 孙正义最新动作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创办人孙正义正在寻求高达1000 亿美元的资金,来创建一家晶片合资企业,以便和英伟达( NVDA-US ) 竞争,供应人工智能技术所需的半导体。 知情人士称,该项目名为「Izanagi」,孙正义希望成立一家能够与Arm互补的芯片公司,并打造出强大的AI芯片巨头。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软银将提供300 亿美元资金,剩余700亿则来自中东的机构。一旦成功,该项目将成为自ChatGPT问世以来,在AI领域规模最大的投资之一。 不过,知情人士也称,有关该项目将如何取得资金,以及资金将用在何处等细节,目前尚未确定。他们表示,孙正义一直不断尝试各种投资理念和策略,希望能扩大Arm在AI 市场的影响力,同时探索不同类型的下一代芯片。 针对上述报道,软银和Arm拒绝置评。 目前,孙正义正将精力集中在Arm身上。知情人士表示,孙正义认为有机会创建一个科技七巨头齐名的怪物公司。 受惠于全球股市反弹,截至2023年12 月31 日,软银持有6.2 万亿(约410 亿美元)的现金和约当现金,价值近80 亿美元的T-Mobile( TMUS-US ) 股票和九成的 ARM-US持股,为软银带来提振。春节期间,Arm的市值就增加了约500亿美元。 知情人士说,虽然孙正义和OpenAI CEO奥特曼(Sam Altman) 针对芯片生产的合作和融资事宜进行会谈,但「Izanagi」项目的形式与奥特曼的野心截然不同。一位知情人士称,孙正义曾试图投资另一家开发基础AI 模型的公司,并请求该公司协助其开展芯片业务,但遭到拒绝。除了追求AI 相关投资以外,软银也持续探索安谋芯片设计技术的应用方法。 人工智能狂潮再度来袭 自2022年10月以来,随着全球AI浪潮的席卷,英伟达股价上涨超过500%。高盛、美银、摩根士丹利纷纷上调了英伟达的目标价。高盛认为,包括各国政府以及科技巨头们对AI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将进一步推动英伟达的营收,他们将英伟达2025年至2026年全年盈利预期平均上调了22%。 在这种大背景下,英伟达连续超过了亚马逊、谷歌等公司,成为美股第三大市值的公司,在英伟达的加持下,其他AI芯片企业也成了市场的香饽饽。孙正义的Arm就是其中之一。 而据最新消息,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当地时间2月16日,美国拜登政府正在就向英特尔公司提供超过100亿美元的补贴进行谈判。目前谈判正在进行。报道称,对英特尔的补贴可能包括贷款和直接赠款。据悉,负责监督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资金支付的美商务部此前已经宣布了两项规模较小的拨款。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本月早些时候表示,美商务部计划在两个月内,从政府用于促进半导体制造业的390亿美元资金中进行几笔拨款。 此外,据《纽约时报》2月17日消息,OpenAI据悉已经完成了一笔交易,这家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达到了800亿美元,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其估值增长了近两倍。 国盛证券表示,全球顶级技术供给增加,OpenAI商业模式与生态圈逐渐形成,开启全球AI产业化趋势。1、伴随着谷歌Gemini的推出,顶层技术良性竞争如火如荼;OpenAI的GPTs正式将AI带入了轻应用时代,生态发展欣欣向荣To B端,多模态商业模式丰富,国内AI视觉领域具备深厚积累。To C端Pika、Midjourney等多模态现象级产品频出。美股AI科技巨头业绩强劲,AI业务进入初步商业化阶段,2024年有望进入兑现期。2、AI应用生态快速发展带动算...
Sora领衔龙年

Sora领衔龙年"开门红"!"翻身仗"开始?

小微 小微
73199
2024-02-20
虽然市场早有预期,但A股龙年走出的全面绽放式“开门红”,依然惊艳到了全市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19日,A股各大股指系数上涨,全天候逾4000只个股上涨,在Sora概念催化下,AI全线大爆发,逾10只概念股上演“20CM”涨停。不仅如此,煤炭、银行等高股息资产也在奋起上攻,两者之间的“跷跷板”格局被打破。中国海油、中国神华等股价创出新高。 从公募机构预判来看,龙年A股“开门红”有多因素支撑,除了有消费复苏、金融数据超预期等因素外,春节期间制度变革信号(多个地方政府发出深化开放信号)也是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原因。机构预计,龙年全年A股和港股的赚钱效应将明显好于兔年。特别是如果美联储降息预期落地,人民币升值会吸引更多内资外资流入,投资者有望在龙年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Sora行情酣畅演绎,概念股上演涨停潮 截至2月19日收盘,A股主要指数悉数收涨,上证指数、北证5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56%、3.22%、1.13%。值得一提的是,节前一度下跌的微盘股卷土重来,万得微盘股指大涨6.58%,聚焦大盘蓝筹的红利指数同样涨逾2%。可以说,龙年首个交易日,A股走出一个全面爆发式的“开门红”。 从板块和个股来看,春节期间酝酿多日的Sora概念,在首个交易日得以酣畅演绎。Sora指数全天候大涨11%,个股纷纷上演涨停潮,中文在线、万兴科技、易点天下、当虹科技等逾10只概念股实现“20CM”涨停。2月16日,OpenAI发布首款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Sora可生成60秒一镜到底的视频,视频逻辑顺畅、主人物及背景的行人均非常稳定,文生视频大模型能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在OpenAI官网发布的Demo视频中,有多角度镜头,且主人物保持了完美的一致性。 最让业内惊叹的是,Sora在尝试理解物理世界。根据OpenAI官网披露,Sora不仅可以理解用户Prompt(提示)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尝试理解Prompt中的事物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即物理规律)。根据OpenAI官网Demo视频,汽车在山路行驶中的颠簸等动作符合物理世界规律,视频逼真度进一步提升。受Sora概念大涨带动,19日光模块(CPO)、多模态模型、Chat GPT指数、虚拟人指数等人工智能相关指数均实现联动上涨,涨幅均超过10%。 长城基金传媒研究员高明豪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根据demo和技术报告,从生成视频时长、精细度及自洽性等方面来看,SORA多模态大模型视频生成能力大超预期。对比来看,SORA能生成1min的视频长度,大幅领先竞争对手,超越之前备受关注的Runway、Pika、Stable Video Diffusion等AI视频应用。同时,国内外AI技术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但由于其目前仍未开放大规模测试,仍可能存在大规模使用时不及预期的情况。若大规模开放使用后,Sora的实际生成能力能够达到技术报告中的水平,那么相关行业将可能同步迎来技术赋能与格局颠覆。工具的进步将大幅降低应用的使用门槛,也将带来工具类AI应用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平台型、创意类企业则有望获得正向收益。 高明豪表示,未来会持续关注Sora对物理世界中的人、动物及环境的模拟、“理解”能力,及其在高能力模拟器中应用的可能性。投资方面,短期来看,由于国内外技术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且春节前后市场仍较多受到资金面波动的影响,传媒板块中我们主要关注逻辑较好的IP类、影视游戏方面的中大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AI科技成长股演绎时,高股息资产同样奋起上攻,以往两者之间的“跷跷板”格局罕见被打破。“三桶油”表现活跃,中国海油大涨7.70%,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此外,中国神华、山煤国际等煤炭个股,以及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个股,均在19日有所表现。 出行数据火爆,消费持续复苏 分析认为,龙年股市“开门红”和春节期间消费、宏观经济、政策等多重利好消息,尤其是消费复苏被屡屡提及。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龙年春节热闹非凡,多地放开了烟花爆竹的燃放,热门景点人满为患,从三亚返回多个大城市的机票大涨,热门酒店也是爆满。种种迹象表明,居民消费在持续复苏。 摩根士丹利基金提及,节日期间海内外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其中1月份社融和信贷超出市场预期,此前监管反复强调要适度平衡岁末年初的信贷投放,避免过度集中,因此投资者对1月份的金融数据预期较低。1月份6.5万亿的社融为历史最高值。虽然1月份国内的价格指数仍偏弱,但2月份出行数据非常火爆,民航、铁路、公路数据均显著高于2019年春节;春节档电影票房数据也同样表现不俗。海外方面,美国劳工部公布了1月份通胀数据,韧性依然较强,回落幅度低于预期;环比增速再次提升,美联储3月份降息概率大幅下降。 “春节期间,我们看到了监管部门对股市的制度变革描绘了清...

"黑"马!煤炭股力压AI大牛股,3年暴涨4倍!谁在底部接走了筹码?

小微 小微
61608
2024-02-25
高息股近期受到市场追捧,部分蓝筹股创出历史新高。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兖矿能源,过去两个月涨幅接近30%,而过去三年,兖矿能源涨幅为4倍,力压AI牛股——英伟达三年366%的涨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高息股人声鼎沸,但真正的赢家并不是现在冲入的人群,而是在行情冷清的底部,不断收集筹码的投资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样的投资者有能力在底部批量买入高息股?他们并非先知先觉者,也非智商超凡脱俗者,而是具有“稳妥的知识体系和稳定情绪”的普通人。他们具有适合投资的情绪,不为市场弥漫的悲观情绪所左右,投资中绝不从众;他们在自己的能力圈中行事,不渴望快速暴富,而是以六七年分红回本为标准进行投资,“本手”坚持到最后就成了“妙手”。 具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内幕消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巴菲特曾如是说。 股灾和泡沫在漫长的股票历史中反复发生,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渴望与他人做同样的事情,他们要么害怕错过发财的机会,一窝蜂地追捧某类资产,要么害怕手中的资产跌至零,一窝蜂地抛售某类资产。 但也有少数赢家能够不被情绪所左右,他们更愿意以事实为准绳进行投资。2018年上半年,价投大佬张尧成为陕西煤业的第8大流通股股东。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上证指数跌幅为24%,陕西煤业下半年的调整幅度也高达20%,众人纷纷弃城而逃的情绪并不会影响张尧持股的决心。 众人望风而逃时,正是寻找便宜好股票的良机,然而知易行难,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已经形成了跟随众人才安全的认知,只有少数投资人具备“不从众”的情绪控制能力。 “亲爱的投资者,问题不在我们的命运,也无关乎我们的股票,而在于我们自己……”格雷厄姆说,实际上,投资者最大的问题甚至最可怕的敌人,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那些情绪适合于投资活动的“普通人”,比那些缺乏恰当情绪的人,更能够赚取钱财,也更能留住钱财,尽管后者拥有更多的金融、会计和股票市场知识。 在身边的人都失去理智的时候,保持清醒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公司高管来说,这都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 市场经常会出现周期性的恐惧或疯狂,理性投资者对这种情绪应该视而不见或者利用这种情绪。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投资者会被市场情绪所裹挟,他们会对本应该欢呼鼓舞的低价唉声叹气,对本应谨慎对待的高价放松警惕。牛市疯狂追入,熊市杀跌出逃,是造成绝大多数投资者亏损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情绪高涨股价已经出现严重泡沫时,少数投资者具有急流勇退的能力,巴菲特在1969年时因为投资环境恶劣,解散了合伙公司;张尧在2015年中期从A股撤退,并将资金融出仅赚取利息收入。 稳妥的知识框架 好的投资者需要具备稳妥的知识框架。张尧曾说过,价值投资者并不是具备超过常人的忍耐力,而是明白投资的原理。稳妥的投资框架不仅帮助投资者寻找合适的股票,而且帮助投资者控制好情绪。 所谓稳妥的框架就是回归到投资的本质,不将股票视为一个交易代码,而是视为对一家公司的所有权,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上市公司才是投资的王道。 过去三年股价涨幅力压英伟达的兖矿能源。2021年初股价为8.43元/股,而2021年的每股收益为3.34元,这意味着2021年初动态市盈率仅为2.5倍;2022年兖矿能源的每股收益为6.3元,仅略低于2021年初的每股股价。对于长期研究和跟踪煤炭股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相当有确信度地预测未来两三年的公司业绩,在两到三年即可回本的估值基础上,重仓买入就顺理成章。 近期量化投资大幅回撤的消息刷屏。事实上,每过一段时间,总有红极一时的策略失效。巴菲特通过长达60年的投资实践,累积了上千亿美元的财富,尽管期间也有四次回撤超过50%的记录,但最终股价不断创出新高,价值投资具有“不战而胜”的遍历性。伯克希尔·哈撒韦近期股价超过60万美元,市值高达88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价值投资的知识框架相当简洁而有效,它就是格雷厄姆所总结的、照亮了巴菲特一生投资的主要原则: 一是股票并非仅仅是一个交易代码或电子信号,而是表明拥有一个实实在在企业的所有权,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不依赖于其股票价格。 二是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得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三是每一笔投资的未来价值是其现在价格的函数,你付出的价格越高,你的回报就越少。 四是无论如何谨慎,每个投资者都免不了会犯错误。只有坚持“安全性”原则——无论一笔投资看起来多么令人神往,永远都不要支付过高的价格——你才能使犯错误的几率最小化。 五是投资成...
“券茅”已累计回购近10亿,上市券商回购动作频频,真金白银提振信心

“券茅”已累计回购近10亿,上市券商回购动作频频,真金白银提振信心

小微 小微
63513
2024-02-26
(原标题:“券茅”已累计回购近10亿,上市券商回购动作频频,真金白银提振信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6日晚间,东方财富公告称,东方财富股份回购方案实施完成,累计回购金额约10亿元,累计回购公司股份7145.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5%。东方财富还称,董事会拟调整已回购股份用途,由原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调整为全部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如本次调整顺利通过股东大会,东方财富本次回购将成为上市券商中回购注销金额最大的一单。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主动运用回购工具维护公司价值的意愿不断增强,其中多家券商披露了股份回购的相关情况,以“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包括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国金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西部证券、国泰君安以及国投资本、爱建集团2家券商参控股上市公司,均披露了回购注销、回购进展或回购预案等公告。 除对公司自身价值和发展前景看好外,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也是推动这些公司开启回购的重要因素之一。信达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表示,券商回购进展提速,反映出对公司发展和资本市场前景的信心,有望提升板块景气度。 东方财富已累计回购近10亿元 2月26日,被称为“券茅”的东方财富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拟调整回购股份用途,由原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调整为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同日,东方财富还披露了《关于回购股份方案实施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根据东方财富此前披露的回购计划,该次回购股份拟使用的资金总额5亿至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2.00元/股,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东方财富本次回购按照回购计划资金上限足额完成,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7145.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5%,最高成交价15.86元/股,最低成交价12.30元/股,已使用资金总额为9.99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如东方财富此次调整回购公司股份用途并注销的议案最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并实施,东方财富则是2023年以来实施股份回购且回购股份用途为股份注销的上市券商中回购资金总额最高的。 东方财富表示,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市场信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认可,东方财富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响应监管号召,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主动采取措施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同时,东方财富将始终坚守金融报国初心,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秉持“链接人与财富,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的使命,紧紧围绕“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全方面财富管理服务,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好服务资本市场建设,助力发挥资本市场核心功能。 上市券商密集回购 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券商密集回购的一个缩影。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西部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等多家券商在回购方面不断推出新动作,以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 2月6日晚间,西部证券发布了拟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具体来看,西部证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A股部分股份,本次回购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高于1亿元。 对于回购股份的原因和用途,西部证券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结合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前景及财务状况,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A股部分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提升长期股东回报、促进管理团队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动员工与股东的利益一致与收益共享,提升公司整体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有效推动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同日,刚刚完成上一轮回购的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长沙涌金(集团)有限公司提议国金证券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国金证券表示,此次提议回购股份的原因和目的是公司控股股东基于对公司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同时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发展。 国金证券此次抛出的回购计划也非首次,去年8月29日通过的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议案,拟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2月4日晚间,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完成了上一轮披露的股份回购方案,共计耗资2.02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另外,也有回购方案已落地实施的多家券商披露了最新的回购进展。海通证券表示,1月31日至2月2日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594.09万股,成交总金额合计1.38亿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下同)。国金证券在2023年9月22日至202...
今天,港交所来了一位女CEO

今天,港交所来了一位女CEO

小微 小微
81993
2024-03-01
(原标题:今天,港交所来了一位女CEO)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3月1日),陈翊庭正式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任期三年至2027年2月28日。至此,港交所正式迎来历史以来首位女CEO。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年54岁,陈翊庭出生于中国香港,拥有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及美国哈佛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律师出身,陈翊庭的职业生涯与港交所渊源颇深,她曾先后两次进入港交所工作2007年出任港交所上市科首次公开招股交易部主管,2020年1月担任港交所上市主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在,她提前三个月上任,成为港交所史上第一位女掌门。 伴随陈翊庭上任,港交所高级管理层也迎来新一轮换届。新人新气象,2024年港交所翻开崭新一页。 刚刚,港交所首位女CEO上任 这一幕提前了三个月。 2月9日,港交所公告称,鉴于欧冠升决定加快管理层的接班进程,香港交易所董事会确认任命陈翊庭为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自2024年3月1日起生效,任期三年至2027年2月28日。这与原定的5月24日之接棒日期,提前了近3个月。 也许外界对陈翊庭还不太熟悉,但其实她的职业生涯几乎围绕着交易所,与港交所也有着紧密联系。 现年54岁,陈翊庭出生在香港,在香港大学修得法学学士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90年代初学成归来,律师出身的她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启了职业生涯。直到2007年,陈翊庭第一次任职于港交所。 根据公告,陈翊庭曾于2007年出任港交所上市科首次公开招股交易部主管。公开信息显示,在任职期间,她曾领导约60人的团队负责审查首次公开招股(IPO)申请和相关政策。在此工作三年后,陈翊庭于2010年离任转而供职于达维律师事务所,担任该律所的合伙人,负责过香港和亚洲的各行各业的客户。 后来,陈翊庭还曾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税务委员会委员及香港金融发展局董事会成员,被认为是时任港交所主席史美伦当年在香港金融发展局担任主席期间的智囊之一。 再次回到老东家港交所是2020年。这年1月,陈翊庭重新回到港交所,担任上市主管,负责处理上市职能,包括上市科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市场咨询,以及与监管机构和主要持份者合作等。此间,她也曾担任香港公司法改革常务委员会当然委员。 其实,早在2020年港交所前任行政总裁李小加宣布即将离任之时,陈翊庭就曾被认为是港交所CEO的热门接班人。虽然后来并未入选,但在港交所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并于2023年2月升任港交所联席营运总监,负责香港交易所业务的所有营运事宜。在这三年时间里,陈翊庭和港交所一起经历了多项重要改革: 新增设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在2022年1月1日生效; 为科技公司上市专门放宽政策,即新特专科公司上市机制(18C),于2023年3月31日起生效,这一措施使得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公司也可来香港上市; IPO结算周期缩短了三个交易日,即新股完成定价后由原来的“5个交易日才能上市”缩短至2天; 调高新股盈利测试要求、放宽第二上市制度等等。 现在,这位杰出女性正式接掌港交所。不同于上一任CEO欧冠升通过全球招聘,这一次陈翊庭的升任是通过港交所内部选拔。任期3年,陈翊庭成为港交所自2000年合并及上市以来第五任掌门,也是港交所历史以来首位女性行政总裁。 与此同时,届时她也成为港交所董事会的一员。这也意味着港交所董事会迎来了继史美伦、张明明、周胡慕芳、梁�I宇之后的第5位女性董事。 有趣的是,工作之余,陈翊庭个人兴趣是陶器和烹饪,她还热衷于赛马。香港赛马会资料显示,陈翊庭是马会马主,名下有一匹名为“超额认购(OVERSUBSCRIBED)”的赛马。“超额认购”现年8岁,自2021年12月开始比赛以来,曾夺下5次冠军、4次亚军、7次季军,累计总奖金达501万港元。 在新掌门人陈翊庭的带领下,港股市场会再现“超额认购”吗? 新高管团队同时亮相 女主席将退任 同样在今天,港交所新高管团队也正式亮相 任命姚嘉仁为港交所副行政总裁,同时姚嘉仁也将继续担任港交所联席营运总监。除此任命外,他还将继续担任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行政总裁。姚嘉仁现年54岁,在国际资本市场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他于2019年4月加入香港交易所。 任命刘碧茵为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同时刘碧茵也将继续担任香港交易所财务总监。现年51岁,刘碧茵在金融服务业拥有超过25年经验。她于2015年10月加入港交所,现任香港交易所集团财务总监。 备受关注的是,港交所主席史美伦将于今年4月集团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现年73岁,史美伦出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是港交所一位关键女性。 根据香港交易所官网披露...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