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投资申报旗下首支中国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 资产规模约28亿元人民币

小微 小微
68942
2025月04月17日

4月17日,不动产资产管理公司凯德投资宣布,已经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拟推出旗下首支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凯德商业C-REIT。这也是首支由国际化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申报的消费类公募REIT产品。

凯德投资申报旗下首支中国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 资产规模约28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凯德商业C-REIT旨在投资于中国内地的优质购物中心资产,充分把握中国政府倡导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政策带来的行业机遇。首批纳入的两个资产分别是位于广州的凯德广场·云尚和位于长沙的凯德广场·雨花亭,总规模约为28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达到168,405平方米,整体出租率约为97%。凯德广场·云尚目前由凯德投资和凯德发展共同持有,凯德广场·雨花亭则是凯德中国信托旗下资产。拟发行的凯德商业C-REIT是目前唯一包含一线城市购物中心资产组合的消费类公募REIT,具备投资稀缺性。

凯德投资申报旗下首支中国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 资产规模约28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战略投资者,凯德投资、凯德中国信托和凯德发展将共同持有凯德商业C-REIT至少20%的份额。作为发起人及运营管理机构,凯德投资将在凯德商业C-REIT上市后继续负责凯德广场·云尚和凯德广场·雨花亭的运营。此外,凯德投资将支持凯德商业C-REIT和凯德中国信托的增长,为其提供未来扩募所需的优质资产储备。截至2024年底,凯德投资在中国18个城市管理着40多个零售物业,资产规模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凯德投资(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子翔表示:“凯德商业C-REIT的申报符合凯德投资的轻资产战略,并再次表明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参与中国的公募REITs市场将帮助我们更广泛地获取境内长期权益资本。这一举措是对凯德中国信托的补充——新加坡上市基金主要面向国际投资者,而中国的公募REIT则更能满足国内投资者的需求。这有利于我们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的理想合作伙伴。凭借我们在华30年的运营经验和丰富的优质零售资产储备,凯德中国信托和凯德商业C-REIT都将在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抓住机遇,为持有人提供可持续的回报。”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独特的结构性增长机遇和消费升级需求,这为我们提供了特别的投资机会。此次推出凯德商业C-REIT,是凯德投资在中国进一步深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和市场的不断成熟,中国的公募REITs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通过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不仅能优化消费场景,还能促进消费升级,助力扩大内需。未来,凯德投资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利用不动产资产管理和创新金融工具,为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潘子翔补充说。

凯德中国信托的管理公司——凯德中国信托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建良表示:“凯德商业C-REIT为凯德中国信托提供了进入扩张中的中国公募REITs市场的战略机会。它增强了我们的财务灵活性,进而实现收入多元化并提升投资组合质量。这与我们作为一个多元化、多资产类别REIT的发展战略一致;而凯德商业C-REIT则将聚焦零售资产。凯德中国信托的投资授权涵盖大中华地区,包括香港和澳门,而凯德商业C-REIT将专注于中国内地。凭借近20年的良好业绩记录,凯德中国信托可以借助这一新平台,推进构建平衡投资组合的战略,充分把握中国快速发展的消费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机遇。”

凯德发展(中国)首席执行官李绍强表示:“C-REIT为中国的商业不动产市场完善了投融建管退模式、打通了良性循环的通路,有效提升商业资产流动性。凯德商业C-REIT为凯德发展成熟稳定的优质资产提供了良好的资本化渠道、有效盘活资金,有利于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深耕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凯德投资)

(编辑:许楠楠) 关键字: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重磅!转融券交易已跌至冰点!

重磅!转融券交易已跌至冰点!

小微 小微
66828
2024-02-08
(原标题:重磅!转融券交易已跌至冰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融券交易基本已经暂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6日,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该项政策威力巨大且迅速。数据显示,2月7日,也就是新政第一天,全市场仅有5笔转融券交易,而在上周最多的时候当日转融券交易超6000笔。转融券融出股数也大降,2月7日,全市场仅融出了21.38万股,而上周有一天融出1.8亿股的。此外,由于券源紧张,转融券利率开始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政策效果太明显了,后面可以再观察观察每日的交易数据。”券商两融人士称。 交易跌入冰点 中证金融数据显示,2月7日,全市场转融券交易仅进行了5笔,合计21.38万股,最低的一笔利率4.1%,最高的利率7.6%。这些数据与此前相比,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交易笔数。2月7日是5笔,2月6日是706笔,2月5日是2814笔,2月2日是4590笔,2月1日是4037笔,1月31日是6497笔,1月30日是3366笔,1月29日是3288笔。1月26日是3926笔。政策效果立竿见影,交易笔数迅速跌至冰点。 其次是转融券融出的股票数量。2月7日是21.38万股,2月6日5552.11万股,2月5日是9424.14万股,2月2日是1.54亿股,2月1日是1.79亿股。1月26日是1.52亿股。短短几日,转融券融出股票数量也开始骤降。 最后是转融券的利率。此前融出的利率主要在1%到2%之间,2月7日利率开始升高,5笔交易中,1笔是4.1%,4笔是7.6%。“受政策影响,券源开始收紧,物以稀为贵,利率高一点也很正常。”有券商两融人士向记者表示。 上述剧烈变化主要是在2月6日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之后发生的,其实,在1月28日,证监会宣布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后,数据就已有变化。 1月29日到2月2日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的首周,中证金融的明细数据显示,当周5个交易日,转融券每日融出股票数量逐日下降,从周一的接近2亿股,降到了周五的接近1.5亿股。 去年10月限制高管等出借的也有效果。今年1月底,证监会表示,10月新规实施以来,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近四成,取得良好效果。 三次“加码”监管转融券 截至目前,对于转融券业务,证监会已经三次出台相关政策,一次比一次严厉。 去年10月14日,证监会调整优化融券相关制度,更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证监会表示,为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经充分论证评估,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对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阶段性收紧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 出借端,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可以对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予以调整,为突出上市公司高管专注主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今年1月28日,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证监会表示,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2月6日,证监会表示,经研究决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其中之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 机构积极响应 2月6日,证监会表态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后,券商基金积极作出回应。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华宝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纷纷表态,将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 此外,华西证券同日公告,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降低市场压力,决定自2024年2月6日起暂停融券券源供给,恢复时间将另行公告。 中金公司认为,作为资本市场基础交易制度之一,融资融券制度在完善价格发现机制、提高市场定价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伴随着相关制度规则的不断完善优化,更加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贴合资本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回报及获得感。融券制度调整结合近期各部门针对资本市场积极发声并采取行动支持,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IPO动态:大昌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3.74亿元

IPO动态:大昌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3.74亿元

小微 小微
80339
2024-03-12
证券之星消息,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昌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总金额为3.74亿元,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拟用于合肥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项目、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详见下表: 先来了解一下该公司: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冲压和焊接汽车零部件及相关工装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冲压和焊接汽车零部件分为车身件和底盘件。车身件有加油/充电口盖总成、侧围内板前部总成、门槛加强板总成、仪表台横梁总成、后背门流水槽及总成、侧围内板后部上段总成、后轮罩加强板总成、机舱横梁总成、后地板下横梁总成、后纵梁总成、铝合金防撞梁总成、前端模块总成等;底盘件有前副车架总成、后副车架总成、前下控制臂总成、纵梁总成等;公司同时从事冲压和焊接零部件相关工装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装模具主要有自动化连线模具、多工位自动化模具、级进模具、总成检具、自动化焊接夹具等。本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永恒追求顾客满意,持续实施质量改进”的方针,长期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内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与奇瑞汽车、广汽集团、广汽本田、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东风日产、零跑汽车、江铃汽车、长城汽车、江淮汽车、本特勒、马瑞利等知名汽车生产厂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正在与大众安徽、比亚迪等企业开展合作,进行新能源汽车车身和底盘等零部件产品的开发。 从目前公布的财报来看,大昌科技2022年总资产为14.85亿元,净资产为5.7亿元;近3年净利润分别为7523.61万元(2022年),6986.06万元(2021年),4496.19万元(2020年)。详情见下表: 大昌科技属于汽车制造业,过往一年该行业共有21家公司申请上市,申请成功2家(创业板2家),1家终止,其余尚在流程中。从申请上市地看,深交所创业板过往一年接申请214家,申请成功43家,6家终止,其余尚在流程中。从保荐机构来看,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过往一年共保荐4家,成功1家,其余尚在流程中。 目前交易所已受理该申请,对大昌科技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保持关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中创股份科创板上市,股价涨超113%!主营业务毛利率超80%

中创股份科创板上市,股价涨超113%!主营业务毛利率超80%

小微 小微
61088
2024-03-13
(原标题:中创股份科创板上市,股价涨超113%!主营业务毛利率超80%)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13日,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股份”)在科创板上市,保荐人为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创股份(688695)发行价格22.43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9.01倍,与49.04倍的行业市盈率接近。截止到发稿时间,其股价涨超113%,最新市值超40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格隆汇了解到,中创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基础软件中间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主要向党政、军工、金融、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领域提供中间件软件销售、中间件定制化开发和中间件运维服务。 具体来看,中创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均来自于中间件产品及中间件相关服务,均依托于高性能应用服务器系列技术等六类中间件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中间件软件销售的营收占比在70%以上,占比较大。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照业务类别列示,图片来源:招股书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2年,中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0.82亿元、1.2亿元、1.37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276.95万元、4842.03万元、4384.44万元。 经容诚会计师审阅,中创股份2023年度营业收入约1.8亿元,同比增长30.94%;对应的净利润为6666.34万元,同比增长52.05%。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图片来源:招股书 中创股份面临着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报告期各期,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总额为 1132.41万元、1350.30万元、1478.31万元及430.47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24.52%、25.71%、31.31%及1936.44%。未来如果国家对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2020年至2023年1-6月,中创股份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4.62%、88.52%、83.72%及94.76%,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平均值,主要系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创股份的中间件软件销售占比较高,中间件产品系标准化软件,具有批量可复制的特性,成本较低。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对比,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各期末,中创股份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249.19万元、5930.21万元、1.23亿元、1.21亿元,整体呈上升趋势,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3.88%、17.48%、33.43%及33.68%。公司客户或其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军工单位、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付款流程相对较长,使得公司期末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如果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可能存在坏账风险。 本次IPO所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应用基础设施及中间件研发项目、研发技术中心升级项目、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央行:对标对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重点工作,逐项细化措施,推动落地见效

央行:对标对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重点工作,逐项细化措施,推动落地见效

小微 小微
53732
2024-03-14
(原标题:央行:对标对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重点工作,逐项细化措施,推动落地见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对支持和促进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无旁贷。中国人民银行要对标对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重点工作,逐项细化措施,推动落地见效。要聚焦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要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完善政策框架和“工具箱”,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构建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步伐,推动数字金融健康发展。要聚焦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聚焦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完善金融市场开放制度,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要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常态化、长效化抓好中央巡视整改和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强化全系统严的氛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PO动态:昊创瑞通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4.77亿元

IPO动态:昊创瑞通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4.77亿元

小微 小微
56147
2024-03-15
证券之星消息,北京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昊创瑞通)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总金额为4.77亿元,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拟用于智能环网柜生产建设项目、智能柱上开关生产建设项目、智能配电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详见下表: 先来了解一下该公司:北京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配电设备及配电网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智能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和箱式变电站等。智能配电设备是开展配电网智能化升级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感知和高效运行,适应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电力系统发展要求,建设智能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的关键设备,是实现配电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公司以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等国家战略部署为发展契机,坚持“做精配网主业、适度外延发展”的发展战略,以“配电技术引领者,智慧能源推动者,绿色发展践行者”为定位,深耕智能配电设备行业,顺应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趋势,依托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研发创新、智能化和规模化生产、销售渠道建设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投入,培育新动能、建立新优势,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致力于成为我国智慧配电领域中的领军企业。 从目前公布的财报来看,昊创瑞通2023年总资产为6.67亿元,净资产为3.23亿元;近3年净利润分别为8740.74万元(2023年),6876.07万元(2022年),5093.88万元(2021年)。详情见下表: 昊创瑞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过往一年该行业共有27家公司申请上市,申请成功9家(主板6家,创业板3家),1家终止,其余尚在流程中。从申请上市地看,深交所创业板过往一年接申请212家,申请成功41家,6家终止,其余尚在流程中。从保荐机构来看,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过往一年共保荐5家,均在流程中。 目前交易所已受理该申请,对昊创瑞通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保持关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中国企业如何全球化?深圳这场高峰论坛有答案

中国企业如何全球化?深圳这场高峰论坛有答案

小微 小微
67202
2024-03-16
(原标题:中国企业如何全球化?深圳这场高峰论坛有答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球化运营已成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应对多元多变的市场需求,打造全球化能力,同样也是众多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3月14日,记者在深圳举办的“全球运营高峰论坛”,聆听了来自企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巨头SAP,以及多家全球化标杆企业就相关问题给出的答案。 中国企业全球化需数字化转型 “出海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但两者并不等同。全球化更广泛,涵盖了全球策略和综合布局,并整合全球资源。”SAP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 活动现场 SAP提供的数据显示,从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电商、生物医药、高科技制造、工程机械、能源等国内优势产业出海或者全球化运营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从地区来看,北美、欧洲和中东均是中国企业热门出海目的地。 黄陈宏强调,每个地方碰到的机会跟困难都不一样,如最成熟的北美市场是利润最高的市场,但它的缺点是成本很高、招人很难,竞争相当激烈,对产品质量要求都很高;对欧洲市场而言,企业则要面临监管严格的问题,特别是在数据、可持续发展等;而中东的资源很多,潜力很大,但是地缘政治很复杂,很多宗教、文化的问题。 “中国企业在加速全球化进程中,正面临多重管理挑战,包括合规风控、人才管理、统一运营、韧性供应链等。突破管理难题,要靠数字化。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行得稳、看得清、管得住、走得远,在全球化舞台上大展身手。” 黄陈宏说。 为帮助中国企业解决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SAP去年推出赋能中国企业出海的三大举措,旨在帮助企业搭建合规可控的数字化运营底座,提升人才水平,加强本地运营,融入全球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今年全新升级并推出“全球运营金钥匙计划 2.0”。 活动现场(宋春雨 摄) 就记者提出的“什么类型的企业适合出海,什么样的企业应该全球化运营”的问题,黄陈宏认为,每个企业都不一样,有的企业只做国内业务,但有的企业出生的第一天就是专门做海外业务的,因此,对企业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他强调,当企业业务达到一定的地步,就需要应对各种不同市场的要求和各种不同市场的监管、各种不同市场的法律,这样才能长久地可持续地发展。 全球化标杆企业这样做 在本次论坛上,多位中企全球化标杆企业高管也畅谈了各自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宝贵经验,展现了不同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抓住全球化浪潮机遇,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上汽国际是上汽集团出口海外的主要平台,有超过两千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并连续8年领跑中国整车出口市场。该公司首席信息官徐晓清表示,上汽国际从简单的商贸公司起步,业务已经逐步发展到提供零部件经营,整车经营以及售后服务。徐晓清认为,上汽国际能在全球化运营中取得较好成绩,一是本土化优势,二是体系化优势,包括整合了船运、物流、金融需求等。目前,上汽国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打造整体海外业务模板,并拓展到欧洲、中东、南美等。徐晓清强调,在上汽国际的国际化进程中,离不开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对于有志于全球化运营的中国企业,徐晓清建议,应该借助于成熟的数字解决方案,更好地梳理,自上而下地完成出海战略的制定、规划的实施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实现。 联想集团全球应用服务交付高级总监林洁表示,联想的全球化包括了三个阶段,从初期的中国企业到收购IBM开启全球化,用了7年时间整合后开始加快全球化步伐,到第三阶段开始全面数字化转型,直到现在进入了新IT时代“一切皆服务”。林洁认为,全球化一定是综合性、全方位的全球化才能叫全球化,包括高效治理、协同联动、绩效管理和高效的组织文化。林洁表示,全球化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企业需要有一定的战略拆解,需要有大目标,并拆解成各个阶段性、各个职能部门需要领的小目标,小目标再协同,最后才能实现大目标。 中联重科旗下中科云谷副总裁杨辉表示,中联重科2023年前三季度境外收入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00%,这个成绩是行业内增速最快的。杨辉认为,全球化运营离不开数字化转型,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种类型的新数字技术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利用新技术来重构管理模式。此外,企业要坚定地走统一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技术架构这条路。 校对:苏焕文...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