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电池单体、电池包、储能系统以及用电装置”

小微 小微
68845
2025月04月19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宁德时代(30075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电池单体、电池包、储能系统以及用电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2420561802.9,授权日为2025年4月18日。

宁德时代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电池单体、电池包、储能系统以及用电装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储能系统以及用电装置,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以及卷芯,壳体具有容纳腔,卷芯设置于容纳腔,卷芯包括:芯体以及缓冲垫,芯体绕一卷绕中心卷绕,且卷绕中心处具有中心孔,芯体具有沿卷绕轴向依次设置的削薄区和中间区,缓冲垫设置于中心孔,缓冲垫包括沿卷绕轴向依次设置的中间部以及支撑部,且支撑部在卷绕径向的厚度大于中间部在卷绕径向的厚度。由此,可以平衡受力,防止边缘析锂,同时支撑内圈极片,降低内圈拐角间隙,改善内圈析锂,以降低卷芯出现析锂的概率,提高卷芯的循环寿命以及可靠性,同时可以降低内圈极片的脆断概率,降低内短概率,降低安全隐患。

宁德时代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电池单体、电池包、储能系统以及用电装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新获得专利授权138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1.86%。结合公司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86.07亿元,同比增1.37%。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黄仁勋,突然发声!

黄仁勋,突然发声!"华人女船王"意外死亡,美警方通报:"刑事调查"

小微 小微
71045
2024-03-02
(原标题:黄仁勋,突然发声!"华人女船王"意外死亡,美警方通报:"刑事调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周末,两大消息引发关注! 第一个跟AI有关,作为目前全球最火的公司之一,英伟达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美国时间周五当天,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通用人工智能(AGI)最快将在五年内面世。周五,AI龙头英伟达股价继续大涨,收盘市值首次站上2万亿美元大关,市值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仅用时9个月,刷新了历史纪录。美股由此诞生了首个“两万亿美元”芯片公司。 第二个消息是,航运巨头福茂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安吉之死,又传出新消息。据澎湃新闻3月2日援引外媒报道,美国得州警长办公室称,正对赵安吉之死进行“刑事调查”。 赵安吉出生在美国,祖籍上海嘉定,曾担任过中国银行的独立董事,她是美国前任劳工部长赵小兰的妹妹。2018年起,赵安吉开始担任福茂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媒体称为“华人女船王”。今年2月11日凌晨,赵安吉的车冲进得州约翰逊市的一个私人牧场的池塘中,随后她被发现死亡,终年50岁。 黄仁勋最新发声 当地时间周五,欧美股市集体收涨,纳指、标普500指数齐创收盘历史新高。其中,AI龙头英伟达大涨4%,收盘市值首次站上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06万亿美元。自今年年初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66%,该股在2023年还暴涨了2倍多。 同日,在斯坦福大学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英伟达CEO黄仁勋被问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创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的计算机。对此,黄仁勋回答称,这一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定义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黄仁勋称,如果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义是通过人类测试的能力,那么这一目标五年内就能实现。 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可以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等测试,但在胃肠病学等专业医学考试中仍表现不佳。但黄仁勋认为,在五年内,它应该能够通过任何单个测试。不过,黄仁勋也提到,要实现更高要求的通用人工智能,可能仍然很难,因为科学家们在如何描述人类思维的工作方式上仍然存在分歧。黄仁勋表示:“因此,仍然很难让AI成为一名工程师,因为工程师需要明确的目标。” 通用人工智能(AGI)又称“强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种理论形式,指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学习和推理,有可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并独立作出决策。由于目前仍没有公认的人类智能定义,不同领域科学家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义和标准也各不相同。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一直是硅谷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之一。今年年初,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震撼全球AI界,也被认为是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之一。 黄仁勋是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负责人,该公司的芯片用于创建OpenAI的ChatGPT等系统。据了解,大型语言模型需要规模庞大的算力,目前大模型竞赛中的很多玩家都依赖英伟达的芯片。全球对AI算力爆发式增长的需求,让英伟达的业绩突飞猛进,股价也持续飙涨。2022年底,该公司市值不足3600亿美元;2023年5月30日,英伟达市值就冲破了1万亿美元,刷新了芯片行业的历史;仅仅9个月后,北京时间3月2日凌晨,美股又诞生了首个“两万亿美元”芯片公司,英伟达的收盘市值首次站上2万亿美元,又创下了历史纪录。此前,苹果和微软市值增加1万亿美元花了超过两年时间。 周五当天,黄仁勋还回答了一个问题,即还需要多少芯片代工厂来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扩张。近日有消息称,OpenAI CEO奥特曼希望筹集5万亿美元至7万亿美元的巨资,打造庞大的芯片制造厂网络,为OpenAI及其他客户生产供应充沛的芯片。黄仁勋认为,奥特曼此举“大可不必”。黄仁勋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对更多芯片有所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性能也会提高,这将限制了市场所需芯片的数量。 黄仁勋说,“我们将需要更多的晶圆厂。然而,请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极大地改进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处理能力。”他说,并不能假设计算的效率会一直是今天的水平,然后据此来计算需求。在10年的时间里,我的计算能力提高了一百万倍。 2月中旬,英伟达公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截至2024年1月28 日)。该季度,英伟达营收同比增长265%至221亿美元,远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04亿美元;利润飙升九倍至123亿美元,毛利率提升至76.7%。财报显示,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暴涨超过400%,从一年前的 36亿美元飙升至184亿美元。 上述财报发布后,黄仁勋称,加速运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引爆点”,全球各地的企业、产业和国家需求都在激增。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公司,掌握着多个地区各领域企业的算力“命脉”。 美国警方展开“刑事调查” 今日,另外一则消息也引发关注。据澎湃新闻3月2日援引外媒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警...
深交所严打违法违规行为 努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深交所严打违法违规行为 努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小微 小微
60742
2024-03-07
(原标题:深交所严打违法违规行为 努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时值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证监会将认真对标对表,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证监会将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都要严厉打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交所理事长沙雁带来2份建议,涉及进一步加大对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证券市场重大违法行为立体化追责力度和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沙雁建议,从制度源头解决违法成本低、“入罪难”等问题,充分保护上市公司利益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此外,她还建议,多方面加强信用建设,形成让资本市场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更大监管合力。 近年来,监管持续加强针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举措。记者注意到,2024年伊始,深交所修订并发布了纪律处分实施标准和实施办法:加大惩处力度,对占用资金且情节恶劣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新增暂不受理文件的处分;补足监管空白,将有权机关查明的、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存在直接关联的责任人员明确纳入处分范围;坚持一追到底,明确证券摘牌后,对上市公司发生的违规行为,仍适用纪律处分相关规定,避免“一退了之”。 其背后反映出在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有效性方面,深交所在原有基础上正在持续发力、纵深推进。进一步梳理深交所监管举措的主要特征,记者发现有三大特点,一是坚持“重打严打”,二是坚持“协同出击”,三是坚持“一打到底”。 重打严打 打疼关键主体 记者详细梳理深交所上市公司类纪律处分情况发现,上市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是被处分数量最多的主体,近三年两类主体合计人数占当年度被处分对象数量的比例均为九成左右,公开认定不适当人选的数量以年均80%的速度增长。 其中,2023年12月,*ST太安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年报虚假记载等违规事项。公司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资金占用发生额合计约3.28亿元,深交所已于2023年1月对该违规事项作出纪律处分决定。公司2018年至2021年分别虚增利润6.599.64万元、14,371.26万元、11,592.81万元、10,318.95万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约20%、116%、305%、12%。 基于上述违规事实,2024年2月,深交所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柯少彬作出公开谴责并叠加公开认定十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处分,对公司及其董事兼财务总监余祥等作出公开谴责的处分,对公司控股股东太安堂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柯树泉作出公开谴责的处分。 协同出击 发挥监管合力 1月2日,金通灵收到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利润,导致2017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7年至2022年,金通灵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分别占公司各年度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03.06%、133.10%、31.35%、101.55%、5,774.38%、11.83%。 同日,深交所对金通灵及相关当事人下发了公开谴责和认定相关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处分。 深交所认为,金通灵时任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季伟决策并组织实施上述行为,未能恪尽职守、履行忠实勤勉义务,对金通灵上述违规行为负有重要责任,对季伟给予公开认定十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顶格处分决定。同时,对公司时任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袁学礼给予公开认定五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对公司时任董事许坤明、监事冒鑫鹏给予公开认定三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 透过案例发现,行政处罚和纪律处分是证监会、交易所分别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业务规则作出的不同性质的惩戒措施,监管层一直以来“协同作战”,发挥监管合力。 对于财务造假行为,财务真实性历来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财务造假破坏市场诚信基础,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的“毒瘤”。 记者发现,近段时间以来,接连有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受到监管处罚。万得数据显示,以披露日为准,2023年11月以来,深市已有44家公司因财务信息造假收到来自证监会、各地证监局及交易所的罚单。 业内专家表示,...
深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立法供给

深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立法供给

小微 小微
52242
2024-03-12
(原标题:深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立法供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据深圳发布消息,近日,深圳市司法局出台《深圳市司法局关于高水平法治保障深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如何优化法治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若干措施》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立法供给,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修改创业投资条例等重要立法进程,有序推动修改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更好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升政府在政府引导基金、总部项目与重点产业项目发展等方面决策的法治化水平,持续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决策环境;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研究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探索推行“执法监督码”,致力解决“执法扰企”问题;贯彻新《行政复议法》,依法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持续推出涉企行政复议类案审理意见,加强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校对:刘榕枝...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事关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服务新质生产力……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事关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服务新质生产力……

小微 小微
76044
2024-03-13
(原标题: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事关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服务新质生产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13日下午,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会议要求要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推动两会精神落实相关工作。 “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再被提及 其中,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会议要求,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提高项目“白名单”对接效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促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配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 在金融监管总局1月30日召开的2024年工作会议上,将“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2024年的首要部署任务。 彼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要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落实机构、股东、高管、监管、属地、行业六方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此次会议还指出,要着力加强金融监管法治建设,加快弥补短板弱项,严肃查处“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真正把板子打准、打痛。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抓紧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推动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要求,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进一步强化央地协同,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日前参加全国两会“部长通道”集体采访时表示,金融风险防控,重点在提升“四性”上狠下功夫: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 在协同方面,推动形成监管合力,依法将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监管。金融监管总局将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推动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相关工作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联动,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服务新质生产力将是关键着力点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宗旨。会议强调,要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畅通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把服务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着力点,加大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融支持,助力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促进新型消费和传统消费,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外贸金融服务。推动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有力服务民生保障,加快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巨灾保险,持续提升保险保障能力。 李云泽日前也表示,服务新质生产力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金融监管总局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今年1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已印发专门文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同时,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未来将全力支持绿色发展,进一步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积极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也要积极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责编:叶舒筠 校对:彭其华...
国家统计局预计: CPI将呈温和上涨态势 PPI有望低位回升

国家统计局预计: CPI将呈温和上涨态势 PPI有望低位回升

小微 小微
49902
2024-03-18
(原标题:国家统计局预计: CPI将呈温和上涨态势 PPI有望低位回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预计CPI将呈温和上涨态势,PPI有望低位回升。刘爱华介绍,2月份,在春节期间居民出行、购物等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带动下,居民消费价格企稳回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环比涨幅明显扩大。2月份,全国CPI环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3%,涨幅比上月扩大2.9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4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受春节假期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影响,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涨幅在12.5%至23%之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同比由下降转为上涨。2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8%转为上涨0.7%,回升较多。其中,食品价格降幅大幅收窄,当月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主要是服务尤其是出行类服务价格上涨较多,2月份,服务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其中旅游、飞机票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23.1%、20.8%和17.4%。 三、核心价格涨幅扩大。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为2022年2月以来最高涨幅。从未来走势看,随着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恢复,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同时考虑到翘尾下拉影响减弱,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呈温和上涨态势。 刘爱华介绍,PPI同样受到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传统的淡季,PPI环比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2.7%,降幅扩大了0.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符合季节性规律,表现比较平稳,也有一些结构性变化。 一是消费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月份,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烟草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同比涨幅在0.4%至4.5%之间。二是受国际原油价格输入性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另外,受冬季春节假日期间部分投资项目停产等因素影响,部分原材料行业需求有所下行。 从未来走势看,目前,国际输入性因素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是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推动落实,相关行业需求有望得到提振,同时,消费需求恢复有利于消费品制造业价格上涨。总体看,下一步PPI有望低位回升。综合...
IPO动态:速迈医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5.08亿元

IPO动态:速迈医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5.08亿元

小微 小微
77313
2024-03-18
证券之星消息,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速迈医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总金额为5.08亿元,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手术显微镜10,000台扩产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详见下表: 先来了解一下该公司: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手术显微镜和临床光学诊察器械制造与服务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瞪羚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产业化基地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公司本着“科技立足创新致远顾客至上诚实守信”的核心价值观,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专注于“显微、微创和精准”这个二十一世纪临床医学的主旋律,愿景是“成为全球显微医学设备领域的中国标杆”;专注于显微技术的临床推广,经历并享受了口腔显微技术从零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奠定了中国口腔医学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公司荣获了“苏州市创新先锋企业”、“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苏州高新区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苏州高新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并且还是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口腔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设备与器材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公司拥有医用光学的核心技术,和国内外著名高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技术中心被授予“江苏省医用口腔3D显微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医用光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区优秀企业研发机构”和“苏州大学光电学院研究生工作站”,获得一百多项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及PCT国际专利。公司产品涵盖口腔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显微外科、眼科、妇科等临床医学细分领域。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注重营造企业与员工和谐共生,拼搏奋进的企业文化,为顾客创造价值。 从目前公布的财报来看,速迈医学2022年总资产为3.81亿元,净资产为3.02亿元;近3年净利润分别为6029.81万元(2022年),4304.87万元(2021年),3812.57万元(2020年)。详情见下表: 速迈医学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过往一年该行业共有45家公司申请上市,申请成功7家(主板3家,创业板4家),2家终止,其余尚在流程中。从申请上市地看,深交所创业板过往一年接申请209家,申请成功41家,6家终止,其余尚在流程中。从保荐机构来看,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过往一年共保荐23家,成功5家,其余尚在流程中。 目前交易所已受理该申请,对速迈医学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保持关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