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

小微 小微
64449
2025月04月15日

(原标题: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

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济观察网讯 据国家数据局网站4月15日消息,近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工作要点对2025年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提出7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加快完善数据产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数据基础制度,配合开展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试点,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组织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以公共数据为突破口深化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二是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统筹“东数西算”工程与城市算力建设,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推动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加快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等标准规范建设,抓好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先试先行。三是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梯次培育布局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支柱型、区域特色型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据产业、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四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品质电商培育行动,打造数智化消费新场景。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协同构建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一链一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金融、文旅、医疗等领域数字化赋能路径,搭建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五是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强化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鼓励平台企业开辟新的就业空间。六是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拓展“丝路电商”合作空间,高质量组织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数字经济论坛,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新模式。七是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深化适数化改革,加大财税金融等综合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高等学校数字经济领域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决策部署,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围绕培育产业新动能、开辟投资新空间、激发消费新需求、释放外贸新活力等方面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刘睿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公告答记者问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公告答记者问

小微 小微
57034
2024-02-06
(原标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公告答记者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问:今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将持续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请问证监会怎么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答:我们关注到了中央汇金公司的公告。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投资价值凸现,得到了包括中央汇金公司在内的投资机构的充分认可。我们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同时,我们将继续协调引导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年金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关键时刻,两融

关键时刻,两融"失血"趋缓!券商多举措行动

小微 小微
56752
2024-02-09
(原标题:关键时刻,两融"失血"趋缓!券商多举措行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融风险得到缓解。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以来,二级市场情绪有所回温。2月8日A股成交额连续两日突破万亿元,兔年实现红盘收官。备受关注的两融数据有好转趋势,2月6日、7日融资净卖出额持续缩小。 不到一周内,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跌破又一关口。数据显示,2月7日融资余额下滑至1.39万亿元,跌破1.4万亿,回落至2020年9月底水平。多家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已是近一个月以来的工作常态。 在市场人士看来,“国家队”出手增持,代表着中长期资金对股票市场的呵护态度。在此背景下,“两融”中的融资净卖出规模趋缓,市场担忧两融风险引发的流动性困局得到缓解。 考虑到两融业务维持担保比例在230%以上,距离平仓线130%空间较大,两融整体风险可控。有券商分析师指出,根据过往历史数据来看,较低的维持担保比例一般也伴随着市场底部的出现。 两融“失血”情况趋缓 在融资余额跌破1.4万亿关口之际,新迹象显示,两融“失血”情况趋缓。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月6日融资净卖出规模收窄,当天净卖出151.3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394.41亿元有所好转。2月7日,融资净卖出规模为131.43亿元,进一步缩小。 这与近日以来市场的好转有密切关系。自2月6日以来A股出现大反攻,多个主要指数大幅上涨,沪指在6日、7日、8日分别上涨3.23%、1.44%、1.28%;深证成指依次上涨6.22%、2.93%、1.29%;创业板指同期依次上涨6.71%、2.37%、1.16%。 在市场人士看来,市场大幅升温离不开“国家队”资金的大力支持。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近日表示,中央汇金在市场底部扩大ETF增持范围,代表着国内中长期资金对股票市场的呵护态度,极大程度上缓解因为雪球敲入、两融压力及股权质押风险会引发的市场流动性困局。 有分析师指出,目前两融维持担保比例跌至历史低位,但离券商平仓线130%距离较大,因此两融整体风险可控。同时,随着维持担保比例处于历史较低区间,或也预示着市场底部已经形成。 据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数据,2024年2月7日的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38.7%,相比2月5日的低点222%已有所上升。 华西证券非银分析师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较低的市场平均担保比例一般都伴随着市场底部的出现。因此,可以将融资融券相关数据作为观测资金情绪的即时指标,预计市场平均担保比例触底前后,有望迎来市场底部。 他分析历史上的数据称,2016年的1月28日市场平均担保比例为225.50%,当日上证指数收盘2655.66点,正是前后3个月的低点。2018年市场平均担保比例在10月18日回落至215.60%,当天上证指数收盘2486.42点,也就是2018年10月的月内极值,随后在2019年1月上证指数触底2464.36点。 2022年4月26日担保比例极值为235.10%,当日上证指数收于2886.43点,即为2022年年内最低点,并于2022年10月以2893.48点构成“双底”形态。 券商多举措缓解市场压力 多家券商分支机构人士反映,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已是近一个月以来的工作常态,从反馈态度来看,客户积极响应。 华东一家大型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表示,真正需要平仓的客户并不多,主要还是追加保证金。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客户触及平仓线后,券商不会立即强平,仍会给予一定的缓冲时间,同时也为了维护市场稳定。 证监会近日引导证券公司应通过延长追保时间、动态下调平仓线,保持平仓线弹性,以减少强平风险和市场压力。 次日,券商中国记者获悉,有多家券商紧急制定修改两融业务方案,涉及“最低线”下调等问题。 不过,在这一轮“去杠杆”后,从A股“离场”的两融客数量增加。根据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有两融负债的投资者数量共有153.78万名,相比2023年12月28日的159.02万名而言,减少了5万多人。 融资余额跌破1.4万亿 此前,由于前期二级市场震荡下行,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快速下降。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继1月31日沪深融资余额跌破1.5万亿的五个交易日后,2月7日融资余额跌至1.39万亿。也就是说,自1月31日至2月7日期间,融资余额下降规模达到1082.84亿元。 在此期间,有两个工作日均出现大额融资净卖出。其中,2月5日融资净卖出额达394.41亿元,创下2016年以来最大单日下降值。就在前一交易日,融资净卖出也有290.99亿元。 今年开年,A股开市延续震荡表现,市场环境较为低迷。其中沪指1月跌6.27%,为2022年4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创业板指1月跌16.81%,为20...
突然猛拉,涨势喜人!4天12亿,“免税之王”又火了!

突然猛拉,涨势喜人!4天12亿,“免税之王”又火了!

小微 小微
49009
2024-02-15
(原标题:突然猛拉,涨势喜人!4天12亿,“免税之王”又火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港股在甲辰龙年首个交易日(2月14日)实现开门红后,今日早盘再次延续喜人涨势。 2月15日,港股开盘震荡走低,但此后快速拉升。行业板块方面,半导体、保险、多元金融涨幅居前;受益于春节消费数据显著回暖,港股消费者服务和零售业板块涨幅同样明显。概念板块方面,中资教育板块大涨2.21%,业内普遍认为,与节前的政策利好有关。 整体看,中金公司认为,政策托底有望给市场提供一定支撑,投资者可以采取“捡便宜”策略。不过,在更多利好性政策兑现前,当前环境下整体哑铃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稳定现金流板块(高分红比例,如电信、公用事业和能源)、高端科技升级板块(科技硬件、半导体)和中端优势行业出海板块(工程机械、汽车与零部件、新能源与光伏、部分品牌消费等)将是核心关注的三条主线。 春节消费数据向好 春节旅游出行以及零售的消费数据亮眼也带动消费者服务相关板块个股表现抢眼。 其中,中国中免盘中涨幅超3%,午间收盘涨2.48%,报80.65港元/股,创去年12月以来新高。 消息面上,据海口海关14日统计显示,假期前四天(2月10日至13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2.17亿元人民币,免税购物人数15.6万人次,人均消费7802元。据悉,2023年春节假期,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5.6亿元,今年春节假期刚刚过半,就已达到去年整个假期销售金额的近八成。 中国连锁酒店头部公司之一的华住集团昨日大涨2.79%,今日早盘收涨近1%,报收26港元/股。 春节期间,旅游出行市场向好。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2%,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300%,国内接送机订单同比增长75%,均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与此同时,入出境旅游也创下近几年新高,出境游订单、入境游订单较2019年同期均实现增长,与中国互免签证的“新马泰”成为出境游大赢家。 同程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初一至初四,全国主要县城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20%。此外,春节假期前四天为出境游出发客流较为集中的时间段。数据显示,2月10日至13日,新加坡、曼谷、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均在300%以上,其中,新加坡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超过800%。 教培行业迎来利好 今日早盘,港股中资教育板块大涨2.21%,个股方面,光正教育涨16.95%,建桥教育涨6%,成实外教育,新高教集团,枫叶教育以及新东方-S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春节前的2月8日,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开展校外培训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校外培训办学许可,具备法人条件。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登记为非营利性法人。 此外,鼓励、支持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校外场馆(所)开展校外培训,丰富课程设置、扩大招生数量,满足合理校外培训需求。 不少券商发文表示看好。东吴证券认为,自2021年“教培双减”政策发布后,教育部再次发布了教培行业的管理规范。这表明监管机构对于教培行业并非负面态度,而是要求行业更为规范化地经营运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教培企业,也有望持续发展。 天风证券认为,双减至今已第三年,一方面要明确双减落地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推进校外培训治理规范化、法治化;本次意见稿明确了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基本定位,正视家长的合理培训需求。 热门中概股实现普涨 昨日美股市场也迎来集体大涨。当地时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均实现收涨,扭转了前一个交易日集体跌超1%的颓势。截至当日收盘,道指涨151.52点,涨幅为0.40%,报38424.27点;纳指涨203.55点,涨幅为1.30%,报15859.15点;标普500指数涨47.45点,涨幅为0.96%,报5000.62点。 个股方面,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Meta、英伟达涨超2%,英伟达股价超越谷歌成为美股市值第三大公司。亚马逊涨超1%,微软、谷歌微涨。半导体板块走强,ARM涨超5%,AMD涨逾4%,Uber涨近15%,公司宣布董事会已授权回购多至70亿美元的公司普通股。 热门中概股实现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3.45%。好未来、高途涨逾6%,蔚来、小鹏汽车涨超5%,京东、哔哩哔哩涨超4%,阿里巴巴、拼多多、网易、百度涨逾2%。 消息面看,阿里巴巴获“大空头”MichaelBurry进一步增持,成其头号重仓股。13F报告显示,对冲基金ScionAsset Management LLC去年第四季度进一步增持阿里巴巴和京东。Michael Burry创立的Scion四季度增持阿里巴巴2.5万股,至7.5万股,市值581万美元。四季度增持京东7.5万股,至20万股,市值578万美元。截至四季度末,其所披露持仓中,阿里巴巴为最大持...
多只业绩预增股下周解禁

多只业绩预增股下周解禁

小微 小微
52805
2024-02-23
(原标题:多只业绩预增股下周解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Wind数据显示,下周A股市场将有42.83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以周五收盘价计算,市值约为512.75亿元,较本周环比量增价减。个股来看,奥特维、飞乐音响、锋尚文化、森麒麟、王力安防、联德股份等解禁市值较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奥特维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数量为9833.66万股,共涉及股东数量为4户,占公司总股本的43.73%,将于3月1日起上市流通。以周五82.48元/股收盘价计算,该限售股解禁市值高达81.1亿元,是下周解禁市值最大的一家公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3日,奥特维发布业绩快报。经初步核算,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63.04亿元,同比增长78.11%;净利润为12.55亿元,同比增长76.15%。该公司日前还中标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件项目划焊一体机、BC印胶设备项目,中标金额约为2.7亿元。奥特维称,因中标项目对2024年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将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与奥特维一样,下周解禁股中,锋尚文化、森麒麟、王力安防等公司2023年业绩均“报喜”。锋尚文化预计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49.50%至919.40%。森麒麟预计2023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62.33%至77.31%。王力安防将扭亏,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4500万元到6700万元。而飞乐音响却预计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6%至91%。上述公司下周限售股解禁市值均在28亿元至34亿元之间。 联德股份在解禁前,即公布了实际控制人增持计划,又发布了回购方案。实际控制人孙袁、朱晴华拟于2024年2月7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此外,联德股份拟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总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3元/股。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将有1.58亿股限售股在3月1日限售到期。记者 陈慧 ...
2024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024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小微 小微
63312
2024-03-01
(原标题:2024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4%,与上月持平,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9.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 新订单指数为49.0%,与上月持平,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较上月有所下降。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下降。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8%,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延长。 表1 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PMI   生产 新订单 原材料库存 从业人员 供应商配送时间 2023年2月 52.6 56.7 54.1 49.8 50.2 52.0 2023年3月 51.9 54.6 53.6 48.3 49.7 50.8 2023年4月 49.2 50.2 48.8 47.9 48.8 50.3 2023年5月 48.8 49.6 48.3 47.6 48.4 50.5 2023年6月 49.0 50.3 48.6 47.4 48.2 50.4 2023年7月 49.3 50.2 49.5 48.2 48.1 50.5 2023年8月 49.7 51.9 50.2 48.4 48.0 51.6 2023年9月 50.2 52.7 50.5 48.5 48.1 50.8 2023年10月 49.5 50.9 49.5 48.2 48.0 50.2 2023年11月 49.4 50.7 49.4 48.0 48.1 50.3 2023年12月 49.0 50.2 48.7 47.7 47.9 50.3 2024年1月 49.2 51.3 49.0 47.6 47.6 50.8 2024年2月 49.1 49.8 49.0 47.4 47.5 48.8 点击下载:相关数据表 表2 中国制造业PMI其他相关指标情况(经季节调整) 单位:%   新出口订单 进口 采购量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 出厂价格 产成品库存 在手订单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 2023年2月 52.4 51.3 53.5 54.4 51.2 50.6 49.3 57.5 2023年3月 50.4 50.9 53.5 50.9 48.6 49.5 48.9 55.5 2023年4月 ...
黄仁勋,突然发声!

黄仁勋,突然发声!"华人女船王"意外死亡,美警方通报:"刑事调查"

小微 小微
71048
2024-03-02
(原标题:黄仁勋,突然发声!"华人女船王"意外死亡,美警方通报:"刑事调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周末,两大消息引发关注! 第一个跟AI有关,作为目前全球最火的公司之一,英伟达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美国时间周五当天,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通用人工智能(AGI)最快将在五年内面世。周五,AI龙头英伟达股价继续大涨,收盘市值首次站上2万亿美元大关,市值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仅用时9个月,刷新了历史纪录。美股由此诞生了首个“两万亿美元”芯片公司。 第二个消息是,航运巨头福茂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安吉之死,又传出新消息。据澎湃新闻3月2日援引外媒报道,美国得州警长办公室称,正对赵安吉之死进行“刑事调查”。 赵安吉出生在美国,祖籍上海嘉定,曾担任过中国银行的独立董事,她是美国前任劳工部长赵小兰的妹妹。2018年起,赵安吉开始担任福茂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媒体称为“华人女船王”。今年2月11日凌晨,赵安吉的车冲进得州约翰逊市的一个私人牧场的池塘中,随后她被发现死亡,终年50岁。 黄仁勋最新发声 当地时间周五,欧美股市集体收涨,纳指、标普500指数齐创收盘历史新高。其中,AI龙头英伟达大涨4%,收盘市值首次站上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06万亿美元。自今年年初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66%,该股在2023年还暴涨了2倍多。 同日,在斯坦福大学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英伟达CEO黄仁勋被问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创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的计算机。对此,黄仁勋回答称,这一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定义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黄仁勋称,如果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义是通过人类测试的能力,那么这一目标五年内就能实现。 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可以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等测试,但在胃肠病学等专业医学考试中仍表现不佳。但黄仁勋认为,在五年内,它应该能够通过任何单个测试。不过,黄仁勋也提到,要实现更高要求的通用人工智能,可能仍然很难,因为科学家们在如何描述人类思维的工作方式上仍然存在分歧。黄仁勋表示:“因此,仍然很难让AI成为一名工程师,因为工程师需要明确的目标。” 通用人工智能(AGI)又称“强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种理论形式,指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学习和推理,有可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并独立作出决策。由于目前仍没有公认的人类智能定义,不同领域科学家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义和标准也各不相同。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一直是硅谷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之一。今年年初,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震撼全球AI界,也被认为是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之一。 黄仁勋是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负责人,该公司的芯片用于创建OpenAI的ChatGPT等系统。据了解,大型语言模型需要规模庞大的算力,目前大模型竞赛中的很多玩家都依赖英伟达的芯片。全球对AI算力爆发式增长的需求,让英伟达的业绩突飞猛进,股价也持续飙涨。2022年底,该公司市值不足3600亿美元;2023年5月30日,英伟达市值就冲破了1万亿美元,刷新了芯片行业的历史;仅仅9个月后,北京时间3月2日凌晨,美股又诞生了首个“两万亿美元”芯片公司,英伟达的收盘市值首次站上2万亿美元,又创下了历史纪录。此前,苹果和微软市值增加1万亿美元花了超过两年时间。 周五当天,黄仁勋还回答了一个问题,即还需要多少芯片代工厂来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扩张。近日有消息称,OpenAI CEO奥特曼希望筹集5万亿美元至7万亿美元的巨资,打造庞大的芯片制造厂网络,为OpenAI及其他客户生产供应充沛的芯片。黄仁勋认为,奥特曼此举“大可不必”。黄仁勋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对更多芯片有所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性能也会提高,这将限制了市场所需芯片的数量。 黄仁勋说,“我们将需要更多的晶圆厂。然而,请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极大地改进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处理能力。”他说,并不能假设计算的效率会一直是今天的水平,然后据此来计算需求。在10年的时间里,我的计算能力提高了一百万倍。 2月中旬,英伟达公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截至2024年1月28 日)。该季度,英伟达营收同比增长265%至221亿美元,远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04亿美元;利润飙升九倍至123亿美元,毛利率提升至76.7%。财报显示,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暴涨超过400%,从一年前的 36亿美元飙升至184亿美元。 上述财报发布后,黄仁勋称,加速运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引爆点”,全球各地的企业、产业和国家需求都在激增。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公司,掌握着多个地区各领域企业的算力“命脉”。 美国警方展开“刑事调查” 今日,另外一则消息也引发关注。据澎湃新闻3月2日援引外媒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警...
热门标签